住宅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选型及构造要求中通病有哪些

2025-04-08 19:20: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结构总说明中无关于使用荷载的内容。
不利于控制装修及改造时的荷载,以致在改变用途后还不知道结构已超载。应在图纸上注明按国家规范及结构计算书的选用荷载。
2.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不注明结构设计的基准期。
结构的安全度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不注明结构设计的基准期就分不清结构设计工程师应负的责任期限,应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加以注明。
3.伸缩缝的间距及宽度不符合规范的规定,后浇带的间距及做法不正确。
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如伸缩缝过窄,则在地震发生时缝两侧的结构会发生碰撞,反之,伸缩缝的间距过大,后浇带的间距及做法不正确,又易造成结构开裂,应按规范的要求加以合理的设置。
4.承重墙、柱布置过密,造成浪费。
应参照成功的工程经验,合理地进行结构布置。如选用的结构材料不当,不但造成浪费而且还会留有安全隐患。应合理地选用结构布置方案,并注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5.图纸上注明的钢筋搭接、锚固等构造要求不随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而变化,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定。
通常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下部较高而上部较低,如果只采用单一的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要么不符合规范的规定,留有安全隐患,要么造成浪费。
6.对构造要求交代得不够全面细致。
图纸中不注明就意味着可以随便做,造成了施工的随意性。应加强学习,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力争将图纸表达得全面细致。
7.在进行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项目设计时,对整体结构把握不当,或由于建筑方案变动及其他专业所提供的资料不全,造成下部结构设计欠妥,甚至不符合规范的要求。
遇到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项目时,建筑及其他专业的设计应同步跟上;另外,在进行下部结构的设计时应适当留有安全余地。
8.对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应的认识不足,造成混凝土结构开裂。
用于外露结构,地下室及基础工程的混凝土,在配制时宜采用A种或B种低碱活性集料,优选低碱水泥,混凝土的碱含量不得超过5kg/m³,当采用C种碱活性集料配制混凝土时,应采用低碱水泥及碱类外加剂,混凝土的碱含量不得超过3kg/m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