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距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越是年代久远,那个时期的历史人物的名字流传至今就越有可能不是本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记住的都是关于身份地位的称呼,像齐桓公,楚威王,还有孔子老子等等这些称谓,这些称呼的后缀都不是真正的名字。
三国时期,大家所熟悉的人物例如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个名字如题目意思一样都是两个字,但同时他们也可以被叫成是刘玄德,关云长还有张翼德,这就是三个字的称呼了。前者是姓和名,后者是姓和字。在古代非常注重礼仪规矩,越是讲究的人家起名字越慎重,一个人的全名也不能轻易去叫。总的来说,一个完整的全名有姓,名,字,号四个部分。姓和名很好理解,我们现代人起名一般就只需要这两样就够了。
字则是名的内涵的延伸理解,这也是人们经常把名和字组成词语名字的原因,因为一个人取字是不能瞎取得,必须要和名有关联。但这个关联不是必须同一个意思,只要有逻辑联系即可。比如朱熹姓朱名熹字元晦,熹为白昼,晦为黑夜,这是意义上的相对关系。再比如赵云字子龙,取的就是周易里的‘’云从龙‘’之意。至于古人的号,就不是必须要有的了。一般都是自己给自己取的别号。尤其是一些风雅的人物,像诗仙李白的号就是青莲居士。别号一般用在一些自己的诗词或字画旁。
所以其实在三国中,很多人物是既可以用两个字来称呼也可以用三个字,只是这其中另有礼数和讲究。需要专门的研究才能完全理解每种称呼方式的意思。
你题目就说得不太准确
确切地说,三国时期多数人,名只有一个,姓完全可以是复姓(譬如诸葛,司马就是复姓)。所以姓名加一起是3个字的也不少。【字不在此限,古代名和字又是两个概念,但我觉得您好像没有在意字的问题,所以略去不表】
因此您的疑问应该是多数人名只有1个字,而不是“名字是两个字”这种让人误会的说法。
然后回到这个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和三国无关,应由王莽背锅。
王莽篡权上台后,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改名,上到中央官名,下到地方地名全换了一遍,然后接着对百姓官员士族的姓名动刀子,“去二名”。
客观上,帝王什么的都有避名讳的做法吧,走街上视察,万一有个老百姓和帝王名字撞上了,那就不是尴尬的事了。
处于这一点,王莽的二名法,要求“去二名”,是朝廷的宠遇(顺便也大大降低了避讳的难度),但是你犯罪了,就会给你恢复二名,以示贬辱。
接着王莽还像模像样地以身作则,将自己亲属,谋图叛乱的长孙王宗,恢复双字名“王会宗”
于是一来二去,从东汉直至西晋,单名为贵,复名是贱就留下来了。
直到西晋中期,一边是佛教的推广,道学的兴起,另一边是民族融合,侧面就是传统儒教衰落,于是复名才卷土重来。
因为名和字是分开的。例如关羽。字云长,也叫关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