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蒲岐(荸荠)粥的功效:
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荸荠口感甜脆,营养丰富,补充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铁、钙、磷和碳水化合物。
荸荠食用注意:
荸荠属于寒性食物,且生长于地下沼泽或水田中,表皮多有细菌、寄生虫(如姜片虫)附着,因此不宜生食过多,并且一定要作好表皮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者更要多加注意。
扩展资料:
地理分布:
1、荸荠生长适应性较强。在国外,荸荠主要野生分布于东南亚、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国家的池沼、滩涂等低洼地带。分布于西方国家的荸荠大约于17世纪引入。
2、中国自西汉时已有栽培记载,目前有20余种和一些变种。除高寒地区外,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区,而经济栽培则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3、目前,荸荠栽培已经形成了几个著名产区,如广西桂林,浙江余杭,江苏高邮和苏州,福建福州,湖北孝感、团风、沙 洋,安徽庐江县杨柳乡和宣州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荸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荸荠粥
功效:荸荠中含有磷是根茎蔬菜中最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不耐烦的抗菌成分——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抽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肿有防治作用。荸荠还有预防急性传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脑膜炎较易发生的春秀,荸荠是很好的防病食品。荸荠是寒性食物,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它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适合人群:是大众食品。儿童和发烧病人最宜食用。
宋淳熙(1174—1189)间建寨城,后几经修筑.至明初,信国公汤和相视要害,始加筑城池,置守御千户所,隶属磐石卫。明万历《温州府志》
载:“蒲岐千户所城,在瑞应乡,洪武二十年(1387)建,周围六百丈,高二丈二尺,厚二丈,门四,敌台十二,窝铺二十四。”
清顺治十八年
(1661)迁海,城圯。康熙九年(1670)展界,修砌如故。咸丰十一年(1861),邑绅鸠金复修。现存4门,保存完好,城墙虽毁,护城河未改,
当时城墙布局仍可辩认。该城为明代乐清县抗倭军事设施。
1983年列为乐清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没什么好玩的,要不就到海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