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被“吞并”时,乌克兰为什么不对俄宣战?

2025-03-28 15:56:3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因为综合来看,乌克兰还没有达到与俄罗斯对战的能力。想要对战俄罗斯,首先就得军事能力强大,但乌克兰目前还只是一小国,军事能力与俄无能相比。

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地理关系,使得两国联系密切。在俄罗斯强大的军事能力下,北约那边的国家都想要削弱俄罗斯,但是他们之间的地理位置恰好相隔出一个乌克兰。乌克兰的独立对于俄来说是必要的,它可以阻挡一部分北约多俄的势力。

而克里米半岛,其地理位置北临亚速海,南濒黑海,西接东欧诸国,东控高加索地区,半岛整体呈菱形,中北部位广袤的平原地带,南部是延绵起伏的山地,面积24730平方公里,岛上富含铁矿,自然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无论是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还是自然资源丰富,经济体系等诸多方面来看,克里米亚半岛都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这也是俄罗斯为什么一直力图占领克里米亚半岛的原因。

早些时间,乌克兰还未从前苏联分离时,克里米亚半岛始终被俄罗斯人所控制,在俄罗斯人占领克里米亚半岛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先前的沙皇俄国抑或后来的苏联政府,他们不断地向克里米亚半岛大肆移民,并进行文化侵蚀,克里米亚半岛上原住居民鞑靼人由原本占据主体地位的状况,很快沦为了二等公民,俄罗斯族成为了该岛上的主体占领。

苏维埃联合国解体时,俄罗斯选择把克里米亚作为礼物送给了乌克兰,作为乌克兰并入俄罗斯的礼物。但俄没想到的是,乌克兰逐渐自己也走上了独立之路,于是,克里米亚半岛落入了乌克兰手中,俄罗斯自是不甘心,想要抢夺克里米亚。

自此,乌克兰与俄罗斯为此走上了貌合神离的道路而且乌克兰在这个道路上越走越远,俄罗斯的这种背弃历史于不顾的举动,不光加速了俄乌之间的裂缝,也让克里米亚半岛上占据人口绝对优势的俄罗斯族人开始了分离主义运动。

俄为了抢夺克里米亚半岛,俄军于2014年进攻克里米亚,实现了对克里米亚半岛的吞并。

但是乌克兰却无力反对,只能任凭俄罗斯的占领。

目前,俄罗斯军事实力,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乌克兰的军事实力远不如俄罗斯,两国开战,乌克兰明显不是俄罗斯的对手,即便背靠北约撑腰,但北约不会轻易与俄开战,毕竟还有着各种经济贸易的联系。况且,克里米亚中也本有部分俄罗斯人在,归于俄罗斯,有了一个政治上的管理,对于整个克里米亚的人群都是有益的。

回答2:

一、从道义上,乌克兰并占理。

克里米亚半岛原先就是俄罗斯的,五十年代被赫鲁晓夫划给了乌克兰,苏联解体时,鉴于俄乌友好,俄罗斯当时并没有讨要。现在的形势变化了,乌克兰已经倒向西方了,俄罗斯肯定要收回来的。

二、从程序上,克里米亚居民搞 得是“全 民 公 决”,要求加入俄罗斯,这点符合西方规则,这让西方无话可说!

三、从军事实力上,双方差距巨大,对俄宣战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打起来肯定会亡国。

四、从战略威慑上,乌克兰被西方忽悠的“弃核”,自己把自己撵下了核大国的位子,使自己完全丧失了威慑能力。

五、从外援上,美国也就是动动嘴谴责一下,最多再给点鸡毛蒜皮的援助。同俄罗斯爆发全面战争,美国人是万万不会干滴(有“格鲁吉亚”的前车之鉴)。

综上所述:不宣战也就是丢个原先不属于自己的克里米亚,宣战了就会亡国,所以乌克兰只能认怂。

回答3:

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的原因有三个,首先乌克兰军事实力问题,其次是地理位置与经济的联系问题,最后是乌俄友好条约的促使。

在军事方面,不得不说乌克兰也是曾经的强者,是世界第三核大国,各种装备都非常先进,但是后来由于乌克兰一直倾向于欧洲国家,对美国更是言听计从,于是先进的设备大多落在了美国人手里,虽然说得到了美国几千万美元的赔偿,但这笔生意的确很亏,以至于乌克兰在跟俄罗斯较量时已经跟俄罗斯有很大差距,即使想发动战争,也没有那个实力跟俄罗斯硬碰硬。

其次,以克里米亚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是乌克兰主要的工业基地,出口工业加工品主要的买方国就是俄罗斯在经济上和俄罗斯有着极为广泛的联系。如果发动战争,克里米亚的产品卖不出去必然会导致整个乌克兰经济衰落,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就必然会引起乌克兰内部混乱。

其实在历史上克里米亚原本就是俄罗斯的地盘,这里还有大量的俄裔居民,比较亲俄。在1997年两国签订了《乌俄友好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承认苏联时期划分的俄乌边界,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并同意通过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并确认克里米亚半岛归乌克兰所有,缓和了双方的紧张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乌克兰免于战乱,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回答4:

克里米亚被吞并时,乌克兰为什么不对俄罗斯宣战。因为1,乌克兰经济,远远不如俄罗斯。2,因为乌克兰的军事实力没有俄罗斯强,如果宣战的话就是自讨苦吃,所以才没有对俄罗斯宣战。3,地理位置上讲,克里米亚半岛,北临亚速海,南濒黑海,西接东欧诸国,东控高加索地区,半岛整体呈菱形,中北部位广袤的平原地带,南部是延绵起伏的山地,面积24730平方公里,岛上富含铁矿,自然资源丰富,岛屿整体呈现地中海气候,风景壮丽优美,气候温暖潮湿的环境,使得克里米亚半岛自古以来便成为不可多得的疗养休闲胜地。

也正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宜人气候中,克里米亚半岛中北部的平原地区盛产小麦、玉米、向日葵等作物,而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养殖业则极为兴盛,同时,南部狭长的海滨走廊地域又为葡萄、亚热带果树、香精油料作物和烟草等农业产品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温床。

而东南部刻赤半岛上延绵不绝的丘陵则成为以铁矿采集为主,衍生出化学、机械制造等轻重工业为格局的工业体系。

可以说,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还是经济体系等诸多方面来看,克里米亚半岛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倘若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半岛,向北可对乌克兰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向南则可威吓土耳其,打开一条由黑海穿越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再经直布罗陀海峡出大西洋的天然航线,从而实现摆脱北约制裁,跳出欧盟包围圈的战略目标,而向西的话,克里米亚半岛可作为战略进攻北约前进道路上的桥头堡,延伸国土空间战略纵深,确保首都莫斯科的安全,向东则能实现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高加索地区的“钳形包围”,以促使俄罗斯的影响力能快速渗透到高加索诸国。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控制了克里米亚半岛无异于减轻了俄罗斯南北钳制的压力,阻绝了俄罗斯黑海扩张的企图,削减了俄罗斯对高加索地区和小亚细亚半岛的渗透力。

当然,于北约来说,乌克兰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与现今的俄罗斯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乌克兰与俄罗斯都是属于斯拉夫民族,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又处在俄罗斯与北约成员国间,这就造成了乌克兰极为重要地缘战略格局。

北约要围堵俄罗斯,困死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政府就必须要让乌克兰归属自己的阵营,但对于普京来讲,乌克兰必须饰演中立的角色,甚至更多尽可能偏向俄罗斯,这样就能拿乌克兰充当“炮灰”的缓冲区,从而实现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安全。

当然乌克兰也不傻,它不想成为北约和俄罗斯争斗的牺牲品,于是乌克兰就必须得选边站,毫无疑问,站在综合实力日益衰退俄罗斯那里,不仅不能改善本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提升国家综合影响力,反而会招致北约的成员国的集体绞杀,相反投身北约的怀抱,加入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于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乌克兰,显然更具诱惑力。背靠北约撑腰,北约虽然也很不愿意看到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打乱他们围堵俄罗斯的企图,但北约也不想据此公然与俄罗斯大打出手,更何况,欧盟等国与俄罗斯在经济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欧盟大量的资源还得依赖从俄罗斯进口。

因此,即便北约万般无奈也只能对乌克兰表示遗憾,充其量北约也只能向乌克兰提供军火或者派出战争顾问等做着幕后出谋划策的角色,其自身不可能身先士卒冲锋在俄乌克里米亚半岛纷争的前沿,而从民心所向来看,虽然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是明火执仗的侵略行径,但这种行为却是克里米亚半岛居民甘愿叛国酝酿的结果,乌克兰出兵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针锋相对势必也得不到克里米亚半岛上占据绝对人数的俄罗斯族人的支持。

综合来看,克里米亚被“吞并”时,为什么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不是乌克兰不想,而是它根本做不到。

回答5:

作为战略要地,克里米亚与2013年重新回到俄罗斯的怀抱,令人诧异的是,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在被“吞并“时,处在尴尬位置的乌克兰却并没有选择干预,其实当时的乌克兰也正处在动荡时期,且没有能力反对。

克里米亚半岛,北临亚速海,南濒黑海,西接东欧诸国,东控高加索地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宜人气候,在发展上也有完整的的工业体系。可以说,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还是经济体系等诸多方面来看,克里米亚半岛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半岛之后,在北方向上可对乌克兰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在南可威吓土耳其,打开一条直接连线大西洋的天然航线,实现对北约制裁的摆脱,跳出欧盟包围圈的战略目标,而向西、向东,都可做为国土延伸的战略要塞。

而乌克兰作为自从苏联解体以来和俄罗斯有着纵深的裂缝的”敌对国“显然是不愿意看到如此局面的,但是乌克兰的军事实力远不如俄罗斯,乌克兰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是俄罗斯的对手,而自己的后盾,北约虽然和自己有一样的想法,但是因为与俄国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也不想大打出手。

其次在当时因为新上任亲俄派乌克兰总统直接中断和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引发国内动荡在次年二月被弹劾下台,而新选举于5月份才进行。而克里米亚在3月份回归俄罗斯,刚好是乌总统的空闲期,可以说克里米亚的”回归“确实是天时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