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德的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2025-04-14 07:13: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From conceptual to historical narrati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Mar.1997.
2、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US-China Law Review, Jan.2005.
3、论生态法的理论基础(独著), 《法学研究》, 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
4、论生态法律关系(独著),《中国法学》, 2002年第6期,教育部委办《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2期摘录。《中国法学文丛:民商法经济法卷》收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5、论我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独著),《中国法学》, 200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
6、论生态法的基本原则(独著), 《法学评论》, 2002年第6期。
7、《黄河法》立法刍议(合著,第一作者),《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8、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独著),《法律科学》2004年第4期。
9、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独著), 《法学》 2004年第3期。
10、从“环保风暴”看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独著), 《法学》 2005年第4期。
11、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政法论坛》2005年第1期。
12、中国民法法典化与生态保护(合著,第一作者),《现代法学》, 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3、法律生态化趋势初探(独著),《现代法学》, 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4、日本环境侵权法的发展(独著), 《现代法学》 2001年第3期。
15、实施环境准则(译文),尼古拉斯 A. 罗宾逊著,《现代法学》2004年第1期。
16、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独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教育部委办《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4期摘录。
17、关于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若干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
18、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蕴含(合作,第一译者),克劳斯·鲍斯曼著,《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0、修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若干思考―兼论野生动物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法律适用》,2004年第11期。
21、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转变(独著),《光明日报》2001年7月10,《新华文摘》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2、宪法在培养环境意识方面的作用(独著),《光明日报》2001年11月20日。
23、谈谈依法行政(独著),《光明日报》1998年2月7日。
24、道德规则法律化现象探析(独著),《光明日报》1997年7月12日。
25、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推定规则(独著),法制日报2002年5月12日。
26、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独著),李昌麒主编:《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2000年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论文精选》,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27、三峡库区生态法治建设研究(独著),李昌麒主编:《经济法论坛》第1卷,群众出版社2003年12月。
28、论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推定规则(独著),朱崇实主编:《经济法理论与实务热点问题探讨-2001年全国经济法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选》,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29、略论从生化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变革(独著),王全兴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6月。
30、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独著),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研讨会论文集。
31、论生态法律关系的概念和要素(独著),第十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32、消费方式的变革(独著),《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3、从观念的历史叙述到现实的历史叙述(合著,第二作者),《哲学研究》1996年第1期。
34、文化哲学的新视野―读《当代文化哲学沉思》(独著),《哲学研究》1994年第10期。
35、文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独著),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36、一本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专著―《人活动的效率》评介(独著),光明日报1993年7月26日。
37、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合著,第二作者),《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