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变黄还能吃吗?

2025-04-05 16:17: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般不要吃了。大米发黄一般是水分较大,处在温度较高的环境,出现了霉菌繁殖。发黄严重的是黄粒米,国标要求黄粒米不超过总数的2%。

黄粒米是公认的黄曲霉毒素的携带者。所以做好别吃。不太特严重可以在阴凉处晾晒后食用,但最高别吃,也不可做饲料,可以用作化工工业、农业沤制肥料

回答2:

大米光泽度差、米质疏松、颜色发黄,这就是黄变米,或叫黄粒米。它是稻谷在收割及贮存的过程中,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被霉菌污染造成的。最易污染稻谷的主要是黄绿青霉、岛青霉、桔青霉及其产生的毒素。
  大量食用黄粒米,对人的肝、肾及神经系统都有明显的损害。我国规定,黄变米超过2%的大米不能出售或食用。家庭在食用大米时,要尽量挑净黄变米粒,淘米时要重搓,多洗几遍,以去掉黄曲霉毒素

回答3:

在两种情况下,大米会发黄。一种是由于大米自身水分含量高,在储存过程中容易被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等霉菌污染,之后,霉菌在适合条件下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大米变黄,这种大米又被称为黄变米。黄变米带有多种毒素,可引起肝脏病变,有些还能引起肾脏和神经损害,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实验证明,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肝癌的发病率也较高。食用这些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易产生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肝部也会出现病变,2~3个月后肝脏肿大、肝区疼痛、脾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还可能伴有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多数患者在晚期会有直肠、肝、胃大出血现象。
此外,稻谷收割后因阴雨未能及时干燥,湿谷堆在一起储存,也会引起稻谷发黄。这种变黄的稻米碾出来的米也呈黄色,被称为黄粒米。黄粒米一般不带毒,但营养价值和品质都比白米差,而且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易污染霉菌。
虽然呈现黄褐色的大米不一定是黄曲霉素导致的,但也属于霉变的大米,不宜进食。选择大米可将手伸进其中,感觉较潮湿,捏捻时易碎裂,很可能储存时间较久了。
专家指出,食用霉变大米虽然一次性毒性不怎么大,但长期食用无疑会致癌。所以,一旦出现霉变大米中毒,一是可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葡萄糖水等,以缓解体内的黄曲霉毒素。二是多喝水,症状严重的,要立即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