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白塞氏病患者会同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又称神经白塞病。其临床特点除口腔黏膜阿弗他口腔炎、眼葡萄膜炎和外阴部痛性溃疡三大特征外,常间隔一定时间后出现瘫痪、脑膜刺激征、性格改变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根据神经受累的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神经白塞病可分为以下几类:
1.脑干型白塞病
临床症状可有头痛,头晕,假性球麻痹,呼吸障碍,癫痫,共济失调等。
2.脑膜脑炎型白塞病
有脑膜刺激征,颅内压表现,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
3.脊髓型白塞病
不同程度的截瘫,尿失禁,双下肢无力,感觉障碍等。
4.周围神经型白塞病
约占中枢病变的10%,表现较轻。仅有四肢麻木无力,周围型感觉障碍等。
5.小脑病变型
常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6.脑神经瘫痪型
以展神经、面神经受累为多见。
特殊检查:颅脑磁共振(MRI)可以发现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病灶,主要分布于脑干,特别是中脑多见,在丘脑基底核、大脑半球脊髓及小脑等部位也可发现类似异常信号影,晚期可见到脑干萎缩。
神经白塞氏病的治疗,西医学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药物,在急性期主要给予激素治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会有更确切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