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的区别是什么?

2025-03-25 07:27:1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儒家和道家思想比较

1、人性论比较

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2、人生论比较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3、治国论比较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扩展资料:

道家与儒家关系:

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两翼,道家和儒家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有互相学习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曾请教过老子,黄老道家和儒家也曾互相影响。但是,当时儒道之争已见端倪,孟子对杨朱、庄子对儒家,荀况对庄子,都有过强烈的批评。

到了西汉时期,儒道之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司马迁曾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汉武帝执政后,儒家成了胜利者,而道家被压制,直到魏晋时期,玄学兴起,道家重新复活,儒道之争也重新开始,不过这一阶段主张儒道调和的观点更为流行。

魏晋之后,因为纯用儒家会带来王莽式的灾难,所以以后的统治者大多都是“外儒内法”,或者是“外示儒家,内施黄老”。

在许多朝代立国初期,儒家思想和黄老思想互为表里,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宋明时期,许多学者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而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中,也曾受到道家思想强烈影响。

到了清代,诸子学兴起,许多儒家学者精研道家,成为儒道会通人士,这为以后道家复兴打下了基础。

回答2:

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一、儒家和道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核心思想不同、创始人不同、影响力不同以及地位不同四个方面。
1、核心思想不同,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推崇“仁政”,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追求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2、创始人不同,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
3、影响力不同,道家对我国的文学方面影响的非常的大,其追求的道法自然助推我国豪放与旷达放逸的艺术风格的形成。
4、地位不同,儒家是中国传统的官方哲学,它的统治哲学地位很高,儒家被大多数皇帝所重用。
二、儒家和到家都是中国传统的思想学派,都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影响深远,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道家和儒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都各有特点,道家追求道法自然,儒家追求仁义礼智信,儒家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的正统学派,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学风格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每一个学派在各自领域都是翘楚。当大家在了解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道家或者是儒家,但也没有必要把两者对立来看,你可以多学习,取两家之精华结合自身之实践,形成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独特的见解。

回答3:

儒家和道家的区别,中国企业家,如马云,为什么独爱道家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