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同,李太白是诗仙,好酒,饮酒后诗兴大发。精神愉悦,洒脱,不理尘世。
而陶渊明则不同,他饮的是痛楚,他醉酒是为了远离尘世,为了发泄自己的心情。所以期在必醉。
1、李白与陶渊明都属闲云野鹤之流,才华横溢且同样好酒。
(1)李白有酒即有诗,饮酒后则诗兴大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后才华愈加绽放,显得狂放而可爱,性情而潇洒;
据《旧唐书》故事说:李白嗜酒,于长安日与饮徒醉于酒肆。唐玄宗度曲,欲造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贺知章见李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扬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死于宣城。
(2)陶渊明饮酒则为了逃避现实,期在必醉,他饮的是痛楚:“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句句都是求隐于世。
2、李白与陶渊明同样对官场政治的追名逐利厌倦之后决心归隐山野。不同之处在于,李白是在官场失利、被挤压之后被迫远离世俗,这种清高虽然洒脱不羁,却显得那么无奈;而陶渊明则是不甘为五斗米折腰,主动退隐田园做一个悠闲山人,对尘世毫无眷恋,更符合一个隐士的风范。
有,李白多为狂放不羁本性,
陶渊明难免有怀才不遇,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无奈愁苦,逃避意味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