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边塞大漠的古诗有些什么

2025-04-14 21:30: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高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作品。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诗前的小序说明了作者的写作缘起,是因“感征戍之事”而作。诗歌主要反映了士兵征战生活的艰苦和军中将帅的骄奢,以及对征人、思妇的同情。 2.全诗可分为四层:第一层的八句,写出征。第二层的八句,写战败被围。第三层的八句,写征人的悲苦和浴血奋战。第四层四句,以直接议论作结。 3.《燕歌行》是一首七言歌行,艺术上很有特色: (1)诗歌的风格雄浑悲壮,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壮阔畅达,感情真挚深沉。诗歌的主旨是写由于将帅的轻敌骄奢、不恤士卒,致使战争失败,士卒遭殃,所以悲愤与感慨之情笼罩着全诗,形成了诗歌的基本情调。诗歌的第一层出征,以矫健的笔力极力铺写唐军出征的雄壮气势,但实际上是讽刺君宠将骄,为被围兵败设下伏笔。第二层是战败被围的描写,写得极为悲凉。山川萧条、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景物描写,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同时对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表达了愤慨。第三层先是暂时撇下战争插入了征夫思妇的相思,意在为悲情雪上添霜,然后在“边庭飘飘”、“绝域苍茫”的荒凉背景下,描写了战士白日的苦斗和夜晚的凄寒。最后的议论抒情强化了思想与主题的深刻性。整首诗都被作者涂上了极为浓重的悲壮色彩。 (2)诗歌的表现手段也相当丰富,有战争过程的叙述,有景物和场面的描写,也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或者是以叙代议,或者是叙述描写透露着抒情。尤其是善于摹写边塞的自然环境和渲染战斗生活的气氛。全诗在鲜明的形象之中注入了深厚的悲壮情感,所以王士祯说:“高悲壮而厚。”(《师友诗传叙录》)而且诗歌还体现了“尚质主理”(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引陈绎曾语)的特点,其语言没有岑参的飘逸之感,而给人以质实深沉之感,体现出思想与主题的深刻性。 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是岑参边塞诗的名篇之一,是作者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帐下任判官时所作。诗歌借送别来描写西北塞外雪天景色和将士们的边塞生活,并寄托着诗人的咏雪送人的情怀。 2.全诗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前十句,以如椽的大笔描绘出了边疆的风雪奇景和将士们的艰苦的军旅生活。第二层为后八句,描写了饮酒设乐的送别场景以及一路风雪送行的情景,隐约透露着依依惜别之情。诗歌的构思十分明晰,即咏雪与送人,层次的安排、场景的变换都独具匠心,把雄奇的景象和送别的深情巧妙地构筑于一体。 3.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把奇异瑰丽的自然景色摹写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了凝炼的概括、奇妙的想象、形象的比喻、神奇的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再现自然景象,并且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感。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于塞外萧瑟寒冷的景象中,图画出另一番充满生机与活力、令人神往与陶醉的奇美景象。写景的同时,也以具体而真实的笔法描写了军营生活的细节和送别的场景,把苦寒的真切感受与眷恋难舍的别情又妙溶其中。达到了诗情与画意交融的艺术境地。 4.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岑参的诗歌“奇逸而峭”的基本风格。如“北风”、“胡天”句,写得强劲有力;“瀚海”、“愁云”句,写得气势磅礴;“忽如”、“千树”句,写得奇幻浪漫;“纷纷”、“风掣”句,写得奇异壮观;“山回”、“路转”句,又写得低回婉转。总之,诗歌风格雄奇而飘逸,笔力矫健而峭拔,意境新奇而壮美,充满着奇情妙思与浪漫主义的情调。

回答2: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唐]卢纶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

回答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夜关明陇月,秋塞急胡风”----杜甫 《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古意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旁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古从军行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朵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回答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