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址偏移量?有什么作用和价值?

2025-04-15 03:14: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简单来说,地址偏移量就是在当前段内的内存单元地址相对于段守单元的字节距离,在以8086CPU中,也称为有效地址EA。其作用就是提供一个逻辑地址在当前内存段内的偏移地址。这是与8086CPU所采用的内存分段技术密切相关的。
我们知道,8086CPU字长为16位,但其地址总线位数为20位,内存空间最大可以到2^20=1MB,即20位的物理地址。但因为字长16位的限制,其内部所有的寄存器也都是16位。为了解决20位物理地址的管理问题,内存管理采用了分段技术:将1M字节的内存空间分为若干个内存段,每个段最大可以使用16位的寄存器来管理(最大可达2^16=64K),就有了地址偏移量,可以用一个16位的寄存器来管理偏移地址;每段起始处的物理地址要求必须是16的倍数,这样,其高16位地址就可以存入一个16位的段寄存器来管理,称为段地址。这样,就形成了内存单元地址表示的第二种便是形式: 逻辑地址=段地址:偏移量。
一般,汇编语言编程时,使用逻辑地址,执行指令访问内存时,CPU内部的地址转换部件会自动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进行内存访问。
在8086汇编语言中,常用的段寄存器与地址偏移量寄存器的组合是CS:IP,DS:BX,SS:SP。附加段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