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不要用反问句,代入家长的主观意识,从旁开始侧击,比如好朋友或者校园内的事情。比如“今天开心吗”,“今天学校有发生搞笑的事情吗,我想听你分享一下呢”。如果下雨天,可以这样开始对话开头“今天下雨了,那今天的体育课你们怎么上的呢”。最重要的,如果今天考试了,出成绩了,大部分孩子其实是害怕家长询问成绩的:考差了家长会批评。条件反射般的,孩子会避开。所以我们也要尽量规避直接询问成绩,尽管我们很想知道。聊天更多的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让孩子感觉,自己并不是那么在意分数,而是他的感受,这一点非常重要。一旦这个观点顺利传达到了,孩子会放下内心的害怕,与自己较好的沟通。
如果孩子不愿意谈起,回避谈,平时可以多邀请孩子的好朋友,或者孩子喜欢的同学一起来家里做客,青春期的概念可以适龄提前和孩子开始沟通,给她“留个门”:“如果对哪个同学有很特别的好感,不用害怕,这是很美好的事情”,“如果不知道怎么办,你愿意的话可以告诉妈妈,或者你的好朋友”。如果孩子确实不愿意和你讲,那么,找孩子信任喜欢的老师,同学,或者亲戚,告诉孩子,如果愿意,和她信任的人去分享或者求助。让她感受到,自己在帮助她,考虑她的感受,为她设想。这是一切沟通聊天良好顺畅的前提。
把孩子当做平等交流的个体,而不是孩子。不要习惯性的拿出家长的架子来压制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格外爱美,即使我们有所担心,也不能用讽刺性的语言出口,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封闭自己不愿与你交流。试着取赞美她的眼光:“你今天选的这条裙子真好看”,给予她更多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妈妈想带你出去和妈妈的朋友一起吃饭,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