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管理都要做什么?

2024-11-23 06:44: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档案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职工的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企业与职工的部分利益冲突,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不断推行人员配置的优胜劣汰。职工在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不断寻找机会另谋高就。于是企业为阻止人才外流,扣压职工档案。还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非法用工,与职工不签合同、不建档案,对已有的职工档案管理混乱,遗失档案资料、将职工档案全部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令遭遇此事的职工叫苦不迭。

案例一:张山,50岁,1968年参加工作,1992年被单位派到海南开办公司,1994年单位又将公司转让给甲公司,张山仍留在甲公司工作,结果单位先是停发其工资,后又拒绝为其办理调动及档案转移手续。三年后张患肾病继发尿毒症双目失明,此后甲公司以未办调动手续、原单位以没有事实劳动关系为由不予理睬。张山没有工资,更没钱治病,因档案扣压在原单位,张山连最低保障、社会救济都不能领取,至今8年有余,为讨公道,历经4次诉讼仍未能解决,至今仍在申诉。

案例二:女工李红因劳动合同终止后无业,去街道竞聘干部,发现未转本人档案,于是请街道调档,才发现档案中未上“三险”,街道拒收档案并退还企业,于是李红找原单位要档案,并交涉为何没有上劳动保险,单位却告知其档案已丢失。李红不仅难以实现再就业,还要气恼伤神地打官司。

案例三:女工刘婷,1980年参加工作,1987年调入某企业,调动后企业领导令其回家待岗,且不发工资。之后刘婷多次要求工作未果,1990年企业搬家不知去向,她几经周折找到企业,但领导更换又不予理睬,刘婷申请劳动仲裁,才确定了劳动关系并且签订了一年劳动合同,合同终止后档案转街道,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时,刘婷才得知档案中除记载缴纳一年的劳动保险费外,本人1980年参加工作时的招工表、工资单等原始记录已不翼而飞。于是她再次申请劳动仲裁,而仲裁机构认为档案不属于仲裁范围,向劳动监察机构举报,监察机构则认为证据不足。刘婷工龄20年,其中待岗十几年,不仅没能领到足额的失业救济金,工龄无法接续,且又投诉无门。

以上案例说明,档案问题不仅关系到职工实现再就业、享受劳动保险,处理不好还将剥夺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特别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职工,如不能够实现社会保障和救济,无异于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利,所以处理不好不仅影响职工工作、生活,还会引发不安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对企业档案的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

目前施行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仍在沿用计划经济时的管理体制。档案由各单位封闭式管理,如何管、怎样管均由自己说了算,而职工却不知道也无权知道档案里写了什么东西,于是企业出于自身利益,便可任意行事,在职工档案里做文章。

上述案例足以说明,为职工上各项保险,企业要出钱,职工档案转街道,足额“保险”是接收条件。企业为逃避缴纳保险费,便遗失档案材料或丢失全部档案。

因此,对目前实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应当进行必要的改革。如制定专门的职工档案管理法规,将档案的建立、归档、监督管理,以及对职工辞职、调动、开除、除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等档案移送程序等,作出详细规定;对私自涂改职工档案、丢失职工档案等行为的处罚做到有章可循。同时为了维护职工有关劳动保障权利,还应当授权职工对本人档案享有知情权。

回答2:

主要就是归档文件的建档、归档与借阅,比较简单

回答3:

企业档案管理系统是什么?[秒懂]

回答4:

企业档案管理都要做什么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

这8项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6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
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复制、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

回答5:

企业档案管理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档案管理是企业各项业务的基础工作之一,档案管理与业务管理具有不可分性,任何业务的发生,必然形成原始的文件材料、帐薄、凭证等资料,这就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进行保管。而且任何业务活动,又必须遵照一定的方针、政策、原则,而一定的方针、政策、原则又是依据档案材料形成的。因此说档案管理和业务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档案还是了解我行发展史、掌握企业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强化各类档案数据的管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可信性和保密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的发展,档案管理中也需要对其内容陈旧、不能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进行更新,因此应及时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档案人员工作守则》、《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借阅利用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重新进行梳理和完善。通过对相关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梳理,可以使档案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健全,使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迈进。
二、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档案设施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搞好档案工作必须有一定的设施做保证。要有合适的库房、阅览室、档案人员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做到库房、阅档室、办公室三分开,并配置微机、温湿计等设备;并配备用于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鼠、防高温、防光、防有害气体等九防的必要设施,为档案开创良好的条件。
当前,随着业务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类档案的数量也在加速增加。相比较而言,档案的硬件建设速度与业务发展的速度在某种程度上还不是非常匹配,这种不匹配特别体现在基层行处。近年来,年年不断新增的档案使档案库房日显紧张。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快硬件建设,积极推行集中化管理的新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到期档案的鉴定和销毁工作。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内容、完整程度、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按规定做好鉴定工作,筛选出无保存及利用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处理,以便于腾出更多的存放空间。
三、坚持档案工作与业务发展工作相结合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都是为企业业务服务的,因此档案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千方百计地提高服务质量,编制各种检索工具,采用新技术和先进的工作方法以满足业务工作对档案的需要。随着企业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案卷数量也越来越多,数量的庞大给保管和利用带来了很多困难;同时我行的文书档案目前还采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双轨制,工作量非常大。加强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能有效地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要尽量发挥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方式,尽量减少手工操作,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建行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