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临近保质期的食品,真的不能吃了吗

2025-04-08 14:36:3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可以吃。

保质期是一个法律概念,保质期以内的食品才可以销售,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如果继续销售,生产和经营者要受到严厉的处罚。消费者食用保质期以内的食品出现健康问题,厂家要承担大部分法律责任,但是超出保质期的食品出现的健康问题,原则上个人负主要责任,厂家责任最小化。
从营养学讲,保质期并不是食品的可食用期,一般的保质期是商家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经验,结合销售策略而指定的,绝大多数食品的最佳食用期(色香味俱佳)远比保质期要短,但是同样绝大多数食品的可食用期远长于保质期,例如怡力饼干,标注的保质期为一年,实际14个月以后依然可以正常食用。但是,不同的贮藏环境效果有很大区别,需要避光保存的食物,经常被阳光直射,必然无法保证正常食用。
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在确定色香味都OK的情况下,食用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一般保质期越长的食品,临近保质期时的安全性也越高,一些保质期短的食品,比如酸奶等,临近保质期是食品安全的风险相对更大。
总而言之,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大部分可以吃,但也要结合具体食物,和具体的保存方法。

回答2:

临近过期的食品,营养价值也不高,另外食品的产生日期都是提前打好得,为了安全最好别食用,儿童更应该注意

回答3:

当然可以。食品保质期,只是谨慎设置的一个安全的期限。都打了提前量,如果,在保质期内,食品都不能食用了,那消费者依法索赔,食品企业都会因此破产的。

回答4:

临近保质期的食品绝对可吃。当然变质的除外。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要吃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