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在100度时候才会沸腾?

2025-04-13 04:46:4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其实不只是水,只要是晶体物质,都会有沸点和熔点,温度升高到熔点以上就从固体转化为液体,到了沸点,这种物质的液体就会沸腾。我们通常看到的水都是液体,只是因为水的熔点太低,而我们平时的气温高于它的熔点的缘故。所以水到一定的温度会结冰,只是因为水的温度低于了它的熔点而已。同样,沸腾是因为到了沸点。

那么,为什么物质的温度低于熔点就会成为固体,高于熔点就会变成液体,到了沸点,还会沸腾呢?

这就要从分子的角度来看了,我们都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也就越大,反之内能越小,在温度低于物质的熔点时候,物质的内能很小,物质的分子运动也就减缓,分子在低温下晶格的振动没有原来激烈了,分子的平均动能低了,就被束缚住在晶格附近振动了,到了一定程度也就成了固体。而当温度上升以后,物质的内能增大,分子的动能也增大,达到一定强度之后(温度升到熔点以上),分子的振动摆脱了周围分子作用力对它的束缚,能够凭借其强大的动能自由移动,不再固定在某个范围,于是固体也就也了液体。而温度上升到沸点的时候,分子的动能已经相当大了,运动也异常激烈,液体在沸腾时翻滚的表现也就是液体内部分子强烈振动的结果。

回答2:

100度那是水的沸点啊,水蒸气从锅中急速升起,相互冲撞造成沸腾现象

回答3:

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就是100摄氏度……

回答4:

这个问题问得好,简单的说,因为当时摄氏温标的定义就是以水的沸点为100度的。

但是水的沸点比其他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化合物都要高,是因为氧的电负性强,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由于氢键的存在,造成了水的熔沸点高、汽化热融解热高、比热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