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面积较大煤炭资源较好的矿区,地质勘探时应在普查报告的基础上,应全面规划,然后分井田勘探。龙岩煤田已往勘探工作缺乏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往往只是在踏勘或找煤的基础上,选一块认为地质条件简单的块段,未经充分论证,人为地划分井田边界,进行普查、详查或勘探。这样工作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各井田之间存在三不管地带或井田边界变动。如苏邦、陆家地、翠屏山等勘探区存在这个问题。今后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在需要划分井田的矿区要加强总体普查勘探,在查明主要构造的基础上,全面规划,然后分区勘探。总体勘探除对工作区有无开发建设的价值做出评价外,对可能影响划分井田的主要构造要有确切地控制。
在龙岩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普遍发现滑脱构造、推覆构造(过去称缓倾角断裂),这种构造对童子岩组煤系地层具有破坏和保护双重性,如苏邦北井田的F106、坑柄井田的F5、长塔井田的F4等,这些断层对矿区深部煤炭资源影响很大,对矿区或井田煤炭资源评价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虽对这类断裂构造特征、分布规律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还不够深刻,有待于今后煤田地质勘探中深化认识,总结其规律,特别是出现在翠屏山组或更新地层以下及童子岩组下部的滑脱构造要加倍注意。
应重视对褶皱构造的研究。龙岩煤田许多矿区,褶皱都很发育,甚至出现倒转,在今后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要提高对褶皱构造的研究程度。对地层、煤层层位不清的钻孔,应引起重视,查明原因,这些部位可能隐藏着构造问题。加强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性的研究,合理确定勘探类型。特别是对煤层稳定性要提高研究程度,要在研究煤厚在平面上的变化规律和煤层可采性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