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近代科学之父?

2025-04-14 15:23: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年),住在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旁。他在这世界第一斜塔上有个重要的发现,因此,后人只要提起斜塔,就会想起伽利略。

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的速度要快。世世代代的学者都接受这个论断,坚信不疑。但年轻的伽利略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荒唐的。如果没有空气的摩擦阻力,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速度相同。伽利略就是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证明这个理论的。他在斜塔上同时丢下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站在塔下的千百观众亲眼看到两个球在同一时刻落地,都惊讶不已。

伽利略从小善于观察、思考和实验。一天晚上他看见挂在教堂上空的灯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当他把窗子关上时发现灯仍在有规律地摆动,他按住自己的脉搏多次数着,发现灯来回摆动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这盏灯在教堂里不知摆动了多少年,伽利略独具慧眼发现了这一秘密。他回到家里又做了许多实验,从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规律,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脉搏计时器。

年,伽利略听说有个荷兰人制造了一种奇妙的光学仪器,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从中受到启发,于1609年制成历史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他利用这架望远镜,取得了许多天文学的重大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震撼了全欧洲,也引起教会的恐慌和仇视。1611年2月,教会宣布伽利略的观点为异端邪说;不许伽利略宣传他的学说,禁止出售他的著作。

伽利略并没有因此停止自己的科学研究,他偷愉地著书立说,几年后,出版了《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以他出色的论辩才能和铁的证据,为哥白尼的学说辩护,给地心说以粉碎性的打击。但教会并不甘心,1633年2月对伽利略这位近70岁的老人进行残酷审讯,并判处管制。尽管朋友们和他的女儿劝他改变观点,伽利略却毫不动摇。教皇采用卑鄙的手段,强迫伽利略跪下,可是这位巨人站起来后,依然坚定地说:“地球仍旧在转动!”

监禁剥夺了人身自由,使伽利略的肉体和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但他坚持真理的意志毫不动摇。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写出了《新科学谈话》、《论力学和运动》等书,总结出许多科学规律,为后来牛顿建立“牛顿三定律”奠定了基础。1636年,72岁的伽利略双目失明,仍在学生的帮助下继续进行科学研究。1642年1月8日含冤逝世。

伽利略在许多科学领域中卓有成就,是世界上首先融会贯通了数学、天文、物理三门科学的科学巨人。他倡导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用实验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具有严密逻辑理论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一生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为近代科学的成长不屈不挠地斗争。他的孜孜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永远为后人所景仰。300多年后的1979年,罗马教廷才公开承认当年对伽利略的审判不公正,并宣布给他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