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半年以后,朝核问题相关六方定于25日在北京开始第二轮会谈。随着会期临近,各国媒体对会谈的结果预测纷纷。乐观者相信,会谈可望取得某种突破;悲观者认为,朝美之间分歧太大,难以取得成果。多数观察家则持“谨慎乐观”态度。
其实,但凡观察和预测重大、复杂、涉及多方利益的国际问题谈判,作“是”或“否”、“成”或“败”的推论未免过于简单化。富于经验的观察家一般以“过程论”的眼光作
分析和预测。“过程论者”注重的首先是过程,而不是某个具体结果。
就主观愿望而言,当然希望任何事情都“一蹴而就”。但在客观上,办难事、办大事更不容易!所以,不能以急功近利的眼光预测、评定第二轮六方会谈的成果。
对于最终解决朝核问题的前景理应抱有信心。这是因为六方已经达成诸多共识,其中最重要的共识就是朝核问题必须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从朝核问题前年10月凸现以来的发展轨迹来看,去年3月北京三方会谈以前,朝美双方一度唇枪舌剑,剑拔弩张。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局面失控,爆发危机和冲突。但是,从三方会谈到去年8月的第一轮六方会谈,再到即将开始的第二轮会谈,朝核问题总的趋势不是恶化,而是降温。
这个趋势十分重要,是各方和整个国际社会努力的结果。当然,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而且没有人能预测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
我感觉过程比结果重要,因为在你做事的时候,可以从中得到好多经验和其他知识,结果虽然也重要,但是和过程相比还差那么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