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吐槽换代雷凌双擎尊享版的车身外观!

2025-04-14 16:48: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这一篇文章主要是来吐槽我自己的雷凌双擎尊享版,不代表雷凌全系,那些听风是雨,只接受优点不接受批评的人和纯粹键盘侠可以出门右转了,如需评论的请嘴下留德。关于这个车的使用感受我已经发表过文章说明,不再叙述,没有看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我的头像然后查看相关的帖子。

1.车身设计。正面看、前侧45度看这车很是耐看,到了车身正侧面和后面的话,怎么都不好看,尤其是后面,怎么看怎么丑,与颜色无关,出于我国路况考虑,悬挂肯定比国外版本要长要高点,别说二三线城市或者小县城,在广州走一下兴南大道都够呛。 2.车漆。别人说日本车的车漆薄,没买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现在是验证了这句话,相信也不用多赘述,论坛很多朋友的新车都有小剐蹭了,看看效果就知道。顺道说一下,小剐蹭的处理一般是用划痕蜡搓掉污迹,再用补漆笔,最后抛光蜡抛一下即可,如果划痕蜡搓掉后没事就直接上抛光蜡。切记,补漆笔用完不要用买笔配送的砂纸擦,擦了就等着哑光吧。 3.灯具。顶配没有双J透镜灯,比老款双擎全系标配透镜灯退步,但这个不重要,因为市区多远光狗,反射式大灯这个时候就,你懂的。主要是雾灯位置和尾灯卤素灯泡的问题,雾灯位置太靠内了,今年的合资车里面暂时我只见到雷凌是这样摆放的,LED本身对于雨雾天气的穿透能力已经比卤素弱,加之放在靠内侧位置,对于车辆横向探测帮助太弱,只能充当大灯补光了;尾灯不是全LED也算了,那个雾灯和转弯灯的大灯泡几个意思?把自己当五菱之光了? 4.雨刮及前挡防尘网。9012年了,雨刮还是有骨雨刮,这刮净的质量太低了,而且还喜欢带水,即是向上刮了再复位的时候会把雨刮上的水再次带到玻璃上!还有那个防尘网,怎么要设计在跟引擎盖一个平面上?还这么宽大,洗过车两天就会有东西堵在上面了,特难清理。上一代车型是有夹角的。还有它与引擎舱的缝隙很大,掉落的树叶经常会通过这个位置和雨刮固定点那里落到下面,要打开引擎盖才能将其取出。 5.窗边贴片。车身两侧的窗边镀铬饰条在关门的情况下无论哪一个角度看接缝两接近端都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两门窗边的黑色饰板也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这一点我特意留意路上的新雷凌,发现基本上都是有这种情况。 6.后保险杠。细心留意下这款车,有很大概率有一边的后保险杠和叶子板嵌合位置不平整,或低、或高于叶子板。我也看过卡罗拉,卡罗拉也有这种现象,不知道什么原因了。

有骨雨刮...

这个钢丝网上经常有垃圾,很难清理

这种size的树叶经常能跑进引擎盖内

这块饰板仔细看接缝位不在一个平面上

那个镀铬随便怎么照也不在一个面上

这个位置看上去,十有八九都有瑕疵

我身高180体重75,大众身材的标准,前1~4点与我身材有关,差不多身材的可以参考。

1.主驾座椅。这电动座椅不好坐,怎么调都不好坐。我坐姿是要求自己的后臀部、背部、头部都能被座椅和头枕同时承托着,但这椅子要么后臀部贴不了,要么头部贴不了,后来我觉得应该是这个电动腰托的问题导致,因为这腰托不能上下调节,撑不到我需要的位置,鸡肋的设置,还不如手动座椅的靠得舒服。这个设置上到亚洲龙也是没有上下腰托调节,不知道设计师出于什么原因不添加这份设置,搞不懂。 2.方向盘。方向盘的调节幅度不充足,或者说人体工程考虑不够周到,我要避免踩刹车时转向柱碰到右腿膝盖就要端着方向盘开车,但这样踩油门右腿膝盖就会碰到T型台饰面板;我要避免右腿膝盖碰到T型台饰面板则要把方向盘往下放,这样又会在踩刹车时右腿膝盖碰到转向柱。这是一个很矛盾且无法调和的事情,到现在我也没办法搞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另外,调好座椅坐在座椅正中,目视前方,此时方向盘是偏左的(约1~2cm),开车需要习惯性双手向左偏一点点。 3.T型中控台。过道设计得太宽大了吧?联系上一点,因为中央过道(档把到空调面板部分)呈V字型向外侵蚀,肯定会影响司机右侧腿部空间,导致两腿不能很舒服地以一个正中的V字形岔开。这一点现在TNGA架构下的车只有凯美瑞是舒服的,其他都不行,因为它靠近驾驶位一侧的面板跟地台呈垂直90度,所以两脚可以自然舒适地伸展。 4.制动踏板。制动踏板有点偏高了,而且踏板位置刚好在方向盘转向柱下面,踏板面并没有设计得靠右一点,导致每次踩制动右侧大腿摆动的幅度、力度个人觉得都要比其他车大,而且踩得也不自然。凯美瑞,对!又是你,TNGA只有凯美瑞的制动踏板位置是设计得最好的,其他的都不行。 5.后出风口。这个角度太过于垂直,风向即便调最向上基本也只能追膝盖,如果能把出风口截面摆到与垂直线向上偏45度就好了。风口小,风量一般,就是聊胜于无的配置,跟想象中的效果有区别。 6.皮质。说实在的,这种皮质应该是比较低端的皮革吧,触感很硬,无论是方向盘还是座椅,跟现在卖的楼兰上的皮质无法比。另外后排座椅的皮质覆盖不到位,中央扶手拉下来在靠背后面的部分是织物的。 7.雨刮拨杆。拨杆只有档位调节,并没有雨量调节,人家卡罗拉倒是标配呢,这个零件我也查过某宝,就200多块钱。这个雨量调节能在最低档位中再区分3个不同刮水节奏档位,对于走走停停时恰好遇上稀疏小雨来说是一种福音。 8.门窗按键。中控锁开关按钮没有指示灯,四门车窗按键仅主驾位配指示灯,一个小灯有多少成本?隔壁晶锐也有啊。退一万步说不给个灯也贴一张夜光贴吧,什么都没有靠盲操,放在这个年代是真的落后。 9.天窗隔板。我车的天窗买车到现在除了年检照相开过之外,在我手中没有开过一次,说实话我对这个配置不感冒,但重点不是这里,重点是我发现了它下面的隔板左右间隙不一样,右边的缝有凹凸,而且也有点大,这一点估计国产的质量也比广丰好。

方向盘是有点偏的

腿很别扭

容易碰到这里

只有主驾驶位有亮光

这缝隙就呵呵了

这块遮羞布...

1.加速。不同的网站测评后有不同的成绩,我认为是电池电量影响到加速成绩,一般如果车停的比较久会发生这种情况,电池电量少的情况下加速会很慢而且发动机很吵,但当电量足够的话这个车提速还是很轻快的。这方面我记得是某车帝里面的原创评测视频里提到吧,电量不足的时候貌似只有70多KW的功率,电量足的话就达到官方宣称的90KW。不过,买丰田车的人儿就老实佛系人生吧,想要激情出门右转选其他,这个价位大有车在。 2.隔音。50KM/H以内还是挺好的,黄金右脚控制下,尽量不要发动机介入,此时基本只有胎噪,没办法,原厂轮胎很挑路。当发动机介入或者速度高于80KM/H后,各种各样的噪音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涌进来,120KM/H时速总觉得侧窗哪里漏风一样有种呼呼风声。底盘和脚踏板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路面细碎会带来脚掌按摩效果——不断震动。 还有不得不提的车顶,下雨天大暴雨打落车顶的声音或者路边树籽掉落车顶,那种易拉罐敲击的声音难听得要死。 3.后排座椅。每次坐每次都想吐槽,试过凯美瑞也不例外,估计TNGA下的双擎车后排座椅都一样,坐垫很薄且靠背陡,最扑GAI的地方是肾脏后方的位置让你凹下去,长时间坐着整个人好累,放个腰靠后坐垫又更短了,腿部空间更加不足。 4.悬挂。悬挂结构的改变对驾驶有帮助,但对后排乘坐我觉得对比老款是没有一点变化的,那种硬邦邦的感觉,乘坐感觉比广州出租车还不如。 5.ACC巡航。减速的判断略显生硬,多发于60-80KM/H下,当前车减速过程较快(不是急刹车),系统一般是测量到车距达到限定值时才会忽然减速,制动力度偏大,有不适感。还有,在车辆转入匝道绕圈的时候,如前方没有车或者车距好远,系统不会减速,反正我胆小,没有保持巡航状态让车拐弯进去,离约200米以上就取消ACC了。 6.行车自动落锁。这个年代了,怎么不把这个功能标配呢?外面一百多的OBD模块能实现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