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都应该如何冲泡?

2025-02-06 23:37:3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工夫茶泡法。茶具选用-薄胎中等大小盖碗。核桃大小品茗杯。杯宜小不宜大。水,宜优质矿泉软水,含氧量丰富起香。自来水、纯净水都不会好喝。农夫山泉都也只是湖水。算及格。烧水,最好是砂铫+红泥炉+榄核碳。火聚而不散。水沸腾100度冲乌龙茶为最佳。次用金属壶明火,再次用电加热。温洗杯殴-最好是将盖碗与杯热透,传统工夫茶是在茶汤浸泡时洗杯,这样杯的温度保持较高,容易起香。茶量,宜多不宜少。至少7-8g茶量。时间,宜快不宜慢,单丛最快2-3秒,岩茶次之3-6秒,观音、台茶可5-10秒,3-4道后逐步延长时间,以不苦涩茶味醇厚为宜。出汤,冲泡冲水稍高,使得茶叶翻滚,滋味浸出均匀;出汤低,使得香气不易散失(高冲低斟)。出汤若要好喝尽量不采用茶海(公道壶),因为每经过一个茶具香气韵味减少一些。更不要使用闻香杯。传统工夫茶通过每个杯循环(关公巡城),沥尽茶汤最后点滴分洒各杯(韩信点兵)来使得茶汤均匀。品味,一般三口为品,茶汤温度合口趁热喝,轻啜入一口茶汤,舌头搅动一转使得茶汤与口腔各部接触充分,再轻轻吸气,感受汤香。咽下后慢慢感受喉底是否舒服回甘。闻香除了自然闻到的冲泡、茶汤香气以外,可以闻盖碗盖香,和喝完后的杯底香。

回答2:

普洱适合定点低斟的手法。在离盖碗或紫砂边缘1—2公分左右进行,定点或环杯壁注水是为最好的。向没有茶叶的地方注水,细流慢冲,茶的内质释放舒缓,协调,这样泡出的茶汤汤感更有细腻度。如果冲泡块型茶,每次注水定点于块型茶上,以便紧结的块型茶舒展,呈现茶汤的饱满度。划重点:注水力度一定要轻柔哦,不要粗水流猛冲!普洱适合定点低斟的手法。在离盖碗或紫砂边缘1—2公分左右进行,定点或环杯壁注水是为最好的。向没有茶叶的地方注水,细流慢冲,茶的内质释放舒缓,协调,这样泡出的茶汤汤感更有细腻度。如果冲泡块型茶,每次注水定点于块型茶上,以便紧结的块型茶舒展,呈现茶汤的饱满度。划重点:注水力度一定要轻柔哦,不要粗水流猛冲!

回答3:

茶具的选用:泡茶一般用宜兴的紫砂壶或景德镇的瓷质茶壶,这两种壶才能把乌龙茶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喝茶常用白瓷杯或内壁贴白瓷的紫砂杯,用这两种杯喝乌龙茶香气更浓。水温的控制:乌龙茶要求的冲泡水温是最高的。水温高,茶汁浸出率高,茶中的有效成分才能被充分浸泡出来,茶味浓,茶香易发,滋味也醇,更能品饮出乌龙茶特有的韵味。如水温偏低,茶就会显得淡而无味。煮茶的水烧的时间不可太长。冲泡要领:乌龙茶的冲泡时间由水温、茶叶老嫩和用荼量三个因素决定的。一般的情况下,冲入开水2~3分钟后即可饮用。但是,有下面两种情况要做特殊处理:一是如果水温较高,茶叶较嫩或用茶量较多,冲第一道可随即倒出茶汤,第二道冲泡后半分钟倾倒出来,以后每道可稍微延长数十秒时间。二是如果水温不高、茶叶较粗老或用茶量较少,冲泡时间可稍加延长,但是不能浸泡过久,不然汤色变暗,香气散失,有闷味。若是泡的时间太短,茶叶香味则出不来。乌龙茶较耐泡,一般可泡饮5~6次,上等乌龙茶更是号称“七泡有余香”。

回答4:

一般选择白瓷盖碗来泡茶,因为白瓷盖碗传热快,发茶性佳,能更好的把茶的香气发挥出来,茶味真实,且盖碗方便易上手。投茶量一泡8g左右,具体的按照喝茶的人数和口味进行微调。冲泡的话高冲和低冲都可以,只要最后是低斟。加一个小窍门:整个冲泡过程,注水以漫出盖碗的盖子为宜,这样让茶在冲泡过程中的保温性更好。要说还有什么特别的,就是陈说,武夷岩茶第一水要留,且要喝,但不是马上喝,而是静置后当“回魂汤”喝。因为头水刚出汤时温度较高,火香高扬,茶汤滋味表现相对不够完整。静止后能体会到更完整的茶汤滋味,且温度较低还能大口吞咽。每个人的小趣味都不一样,没有什么必须的准则在。

回答5:

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倒茶时候,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