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①根据公式Q=UL/Uo=Uc/Uo测量 ②通过测量谐振曲线通频带宽度△f=f2-f1,再根据Q=f0/△f 求出Q值。误差原因:①L、C都不是理想元件,存在着一定的阻抗,导致UL、Uc偏高,Q值偏大 ②测量通频带宽度产生误差,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Q检验法又叫做舍弃商法,是迪克森(W.J.Dixon)在1951年专为分析化学中少量观测次数(n<10)提出的一种简易判据式。
按以下步骤来确定可疑值的取舍:
(1)将各数据按递增顺数排列:X1,X2,X3,…,Xn-1,Xn。
(2)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极差)Xmax-Xmin.
(3)求出可疑值与其最相邻数据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4)求出Q(Q等于(3)中的差值除以(2)中的极差)。
(5)根据测定次数n和要求的置信水平(如95%)查表(见下)得到值
(6)判断:若计算Q>Q表,则舍去可疑值,否则应予保留。
扩展资料:
现场仪器测在同一点上4次测出:0.1014,0.1012,0.1025,0.1016,其中0.1025与其他数值差距较大,是否应该舍去?
根据“Q值检验法”:
(1)对数据进行从小到大排列:0.1012,0.1014,0.1016,0.1025;
(2)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0.1025-0.1012=0.0013
(3)求出可疑数据与其相邻数值的差值的绝对值=0.1025-0.1016=0.0009
(4)计算Q1=0.0009/0.0013=0.692
(5)测试次数为4,置信水平为0.9时的Q2=0.76
(6)由于Q1
方法:①根据公式Q=UL/Uo=Uc/Uo测量 ②通过测量谐振曲线通频带宽度△f=f2-f1,再根据Q=f0/△f 求出Q值
误差原因:①L、C都不是理想元件,存在着一定的阻抗,导致UL、Uc偏高,Q值偏大 ②测量通频带宽度产生误差,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刚做完实验,三种方法测量的偏差不超过2%,可以间接说明用三种不同方式定义的Q值本质是一样的(理论上也能证明),同时也大致体现了实验的精确度。具体比较它们的大小,可经验总结出该实验条件下Q1(储耗能定义)测量值要略大于Q2(电压分配定义)
测量读数带来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