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安全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世界有很多国家不同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而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水质准则,它是世界各国制定本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基础和依据。另外,还有比较有影响的欧共体饮水指令(EC Directive)和美国安全饮用水法案(Safe Dringking Water Act)。
WHO于1992年9月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修改1984年版《准则》,经过35个国家200多位专家的讨论,提出了《饮用水水质指南第2版》(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 2nd Ed),已于1993年颁布实施。该版包括了与健康有关的水质指标135项,其中微生物学指标2项,化学物质指标131项,(无机物36项,有机物31项,农药6项,消毒剂及其副产物28项),放射性2项,有些指标暂未提出指导值,有指导值的指标共98项,135项指标中由于感官可能引发消费者不满的指标31项。这次修订中的主要指导思想为:
(1)控制微生物的污染是极端重要的。消毒副产物对健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较之消毒不完善对健康的风险要小得多。
(2) 符合《准则》指导值的饮用水就是安全的饮用水(Safe Water)。
(3)短时间水质指标检测值超过指导值并不意味着此种饮用水不适宜饮用。
(4)在制定化学物质指导值时,既要考虑直接饮用部分,也要考虑沐浴或淋浴时皮肤接触或易挥发性物质通过呼吸摄入部分。
这个网站上好像有:http://www.hbshuichuli.com 其中的新闻好像看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