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佛教所说的“八苦”

2025-04-02 13:19: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佛教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

前四苦,生、老、病、死,是人生中生理上无可避免的苦。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生长老死的过程。人生理上的成长,带给人的就是痛楚,就是苦。生理上的各种需要、各种限制,都是人生中很多痛苦的来源。而变老、病痛乃至于死亡,更是给人带来巨大的恐惧与伤痛。

后四苦,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是人心理上的苦。人之所以会有心理上的痛苦,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妄念,就是因为对所爱所喜有所求、乃至于有所执着,所以未得到时苦其求不得,得到后,又苦其舍不得。而对于所憎所怨,一样诸多妄念,乃导致憎恨、嫉妒、怨怼各种负面的情绪。而人的五阴——色受想行识,只要一日不息,就一日让人生起妄想、欲望、情绪等等,成为人痛苦的源头。

这样,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人生下来就是这样,就如此的痛苦?我们可以这么看,人一切的痛苦,就是人成佛的基础。人生下来有一切痛苦的根源,而这些痛苦的根源,也就是人能够成佛的依据。只有经历了痛苦,经历了磨难,才能够将所有的痛苦转化为智慧。众生的佛性,就在于烦恼之中,痛苦之中。

末学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