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侏罗—早白垩世含煤盆地聚煤沉积环境

2024-11-07 15:25: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侏罗世末发生的具有造山运动性质的燕山运动,在中国大陆东部的构造活动是以裂陷为特征,同时伴有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明显的形成了北东、北北东向巨型隆起带与沉降带,并且形成为数众多的次级断陷盆地。早期(晚侏罗世),主要形成火山岩型盆地;晚期(早白垩世),由于北西西—南东东向地壳水平伸展运动,形成数以百计的断陷型含煤盆地。在大陆西部受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构造沿袭了北西西或近东西走向,构造型式多以拗陷型为主,因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影响也有拉分式盆地。早、中侏罗世已经基本改变了晚古生代以来的含煤盆地分布格局,晚侏罗—早白垩世则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格局。晚侏罗至早白垩世,中国大陆的南部与西部仍然发育有诸多沉积盆地,却未能形成含煤盆地,其原因主要是古气候因素所致。晚侏罗—早白垩世古气候全球性转为干旱和半干旱,在中国大陆形成过程中,陆地在不断扩大,海域不断缩小,地形地貌亦发生显著变化,温带与亚热带、热带分界线大体呈北西西走向,东部位于北纬38°线左右,西部向北偏移至天山一带。分界线以南为干旱、半干旱亚热带、热带气候,有苏铁、松柏等植物生长;以北为潮湿、半潮湿温带气候,有银杏、苏铁、蕨类植物繁生;北纬38°~40°之间向西延伸至北山及内蒙古西部为半潮湿温带气候,植被并不繁茂;北纬40°以北的东北地区为潮湿、半潮湿温带气候,气温适宜,植被繁茂。成煤有机物源是含煤盆地形成的首要因素,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含煤盆地主要发育在大陆东部北纬40°线以北地域,即准噶尔—兴安活动带的东部、天山—赤峰活动带东段以北的构造带内。

早白垩世断陷盆地一般由五套沉积组合构成充填序列。底部为一套冲积相粗碎屑岩,厚200~500 m,主要为冲积扇砂砾岩,局部含薄煤层,纵向向上变细,横向厚度变化剧烈,近盆缘断裂的边缘厚,向盆地中心迅速变薄。下含煤碎屑岩沉积组合,与底部粗碎屑沉积组合呈过渡关系,向上出现可采煤层,盆地中心已经形成湖区,盆地周缘形成含煤碎屑岩沉积,纵向上形成明显的水进序列,在盆地中央湖泊、浅湖相与较深湖相沉积交替出现,厚100~400 m。含煤程度随含煤碎屑物源多少好坏变化,不同盆地含煤性差异很大。湖泊细碎屑沉积组合,是盆地湖泊面积最大期形成的巨厚浅、深湖相泥岩、粉砂岩,称大湖泥岩段,厚100~800 m。上含煤碎屑岩沉积组合,由冲积扇、扇三角洲、小型三角洲、浅水湖泊、沼泽和河流相沉积组成,形成6~8个次级沉积旋回,每个旋回含一个煤层组,煤层巨厚,分布广泛,可采煤层厚大于50 m,是早白垩世含煤盆地的主要含煤层。顶部粗碎屑沉积组合,由冲积扇形成砂岩、砾岩沉积夹薄层煤,厚数十米至300 m,在有些盆地沉积序列中缺失。

内陆断陷盆地沉积环境变化复杂,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湖泊和沼泽等沉积体系在盆地不同演化阶段,配置关系不同,导致聚煤古地理环境的差异。冲积扇发育于盆地的活动性边缘,盆缘断裂或盆内断裂形成地形陡变带,在地堑盆地双侧或半地堑盆地单侧发育冲积扇带。当盆地内湖盆发育时,扇三角洲与冲积扇构成统一的沉积体系,分布于盆地活动边缘。盆地纵向或侧向水系形成的小型三角洲,分布于没有盆缘断裂的缓坡带。盆地周缘流向盆地的水系,纵向水系延伸较远,侧向水系形成三角洲,盆地发育晚期湖泊淤填形成洪泛平原或洼地。盆地发育的湖泊类型不同,深水湖泊可形成浊流沉积,浅水湖泊可在盆地周期性地出现。

同一盆地中不同演化阶段沉积体系的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冲积体系与湖泊体系的互为消长和盆地水进与水退的交替。一般经历:初始充填期,古地貌起伏不平,冲积沉积为主,如冲积扇、河流沉积。明显分化期,随盆地沉陷,盆中形成湖泊并不断扩展,盆地周缘为非煤冲积扇沉积,湖缘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沉积,在扇三角洲平原、扇前和湖沼及扇间洪泛平原形成可采煤层。最大水进期,亦是非煤期,盆地中形成大型湖泊,盆地周缘有狭窄的冲积扇、扇三角洲相带。湖泊快速充填期,剥蚀区和沉积区的相对海平面高度加大,大量碎屑物进入盆地,扇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快速进积,湖面迅速变小,逐渐淤浅。在总体水退背景下,扇三角洲和湖泊三角洲平原上聚煤作用迅速增强。全面淤浅期,随着扇三角洲和三角洲的进积,朵叶体连成一片,湖盆全面淤浅,大面积沼泽化,形成可采煤层,活动区与稳定区有明显的区别。稳定型淤浅后形成大面积浅水湖泊,湖泊及沼泽带均可沼泽化,造成大规模的煤聚积;活动型盆地内形成被河道分割的小面积沼泽、浅湖和湿地,即洪泛洼地,造成较大规模的煤聚积。充填结束期,由于古地貌的变更或断块再次活动,剥蚀区地势平缓,盆地河流形成扇前或扇间冲积平原,盆地内大面积湿地形不成厚煤层。

共生的环境和岩相及沉积体系组成体系—相类型,与其相应的聚煤模式有:扇前和扇间浅水湖盆、扇前和扇间洪泛洼地、扇前和扇间洪泛平原、浅湖周缘扇三角洲和湖滨带、深湖周缘扇三角洲和湖滨带、扇前和扇间冲积谷地。扇前和扇间浅水湖盆沉积体系包括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水湖泊和三角洲。盆地边缘带较窄,盆地由大型湖泊淤浅形成洼地。含煤堆积过程浅水湖泊仍周期性出现,泥炭沼泽多源于湖泊沼泽化,发育在古构造稳定区大湖阶段之后。扇前和扇间洪泛洼地沉积体系亦出现在大湖泥岩阶段之后,快速充填湖泊被填平,在稳定构造背景下形成扇前浅水湖盆,在较活动构造背景下形成扇前或扇间洪泛洼地。扇前和扇间洪泛平原,位于断陷盆地一端的端部,垂向上含煤沉积出现在曲流河层序,煤层位于沼泽化的洪泛平原上,煤层薄不稳定,较厚煤层形成于大面积沼泽的扇间地区。浅湖周缘扇三角洲和湖滨带,出现在盆地发育分化期,由于湖水的周期性水进水退,建设性与破坏性的多次交替,垂向上有多个扇三角洲或湖泊三角洲层序,横向上扇三角洲位于冲积扇和浅水湖泊的过渡带,煤层发育在三角洲朵叶体的废弃阶段,厚煤层发育在朵叶体间的浅水湖湾。深湖周缘扇三角洲和滨湖带,形成于盆地充填的大湖阶段,早期水进阶段滨湖带狭窄,聚煤规模小,煤层薄,不稳定;末期大规模水退形成大扇三角洲,连成片,湖泊淤浅成废弃三角洲平原,煤层厚,面积大。扇前和扇间冲积谷地,发育于充填早期阶段,位于盆地端部,基底尚未填平补齐,煤层不稳定,面积狭小。

松辽盆地位于准噶尔—兴安活动带的东部,盆地南部跨于华北陆块北缘带之上,早白垩世含煤岩系沉积厚达3000 m,聚煤作用发生于盆地断陷阶段。早白垩世盆地可划分为三个断陷带。西部断陷带以地堑型盆地为主,北部和中部发育冲积扇—湖泊碎屑沉积,有些发育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南部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含煤碎屑岩沉积。中部断陷常为地堑、半地堑型盆地,主断裂带发育为后期坳陷中心,含煤细碎屑充填为主,含煤性好于西部。东部断陷带发育的地堑、半地堑盆地多呈复式断陷群,发育有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及泥炭沼泽相,含煤性最好。东部断陷带的中、南部及中部断陷带的南部含煤岩系埋藏浅、厚度大、受火山活动影响弱,含煤性较好。

早白垩世含煤沉积的底部一般为上侏罗统中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受同期断裂和火山活动影响充填序列较为复杂。西部断陷带在南部发育较全,形成底部粗碎屑沉积组合—含煤碎屑和湖泊碎屑沉积组合—大湖细碎屑沉积组合;北部缺失沙海组或营城组相当的层位为两级式充填,即底部粗碎屑沉积组合和上部大湖泥岩沉积组合。中部断陷带含煤岩系层位相当于沙河子组、营城组,为五段式充填序列,即底部粗碎屑砾岩堆积—扇三角洲、滨湖三角洲、浅湖砂、泥岩夹薄煤层沉积—大湖泥岩沉积—上部主含煤段为细、粉砂岩、泥岩及煤层沉积—顶部为粗碎屑岩夹粉砂岩、泥岩和薄煤层沉积。东部断陷带充填序列与五段式序列相比,在大湖段和主含煤段之间多出火山碎屑岩和粗碎屑冲积组合,湖相泥岩和含煤段多重复一次,从而形成多段式充填序列样式。

早白垩世断陷盆地一般含有1~4个含煤层位。西部断陷带南部发育一个含煤层位,大湖泥岩段下煤组或煤线不可采。中部断陷带发育有3个含煤段,位于大湖泥岩段之上为主含煤段。东部断陷带主含煤段位于火山碎屑岩段(其下为大湖泥岩段)之上,含煤2~22层,可采煤9层,厚14.7~25.6 m。含煤岩系发育自西而东逐次变化,同一断陷带的含煤性南部优于北部,单一盆地富煤带位于盆缘主干断裂一侧,展布方向与盆地走向基本一致,有多个富煤中心,煤体形态纵向具分带性,横向厚度具分区性。盆地群主含煤段聚煤环境有两种,即扇前和扇间浅水湖盆与扇前和扇间洪泛洼地,一般出现于大湖泥岩段之后,由扇三角洲、冲积扇、河流和滨湖三角洲及火山碎屑岩对湖泊的快速充填而形成。较稳定的构造条件形成扇前和扇间浅水湖盆(如中部断陷带),较强烈的构造条件形成扇前和扇间洪泛洼地(东部断陷带)。

三江盆地位于准噶尔—兴安活动带的东部,古生代末至早、中三叠世处于隆起剥蚀状态,晚三叠至中侏罗世,东部完达山褶皱带沉陷为海,海槽西界位于南双鸭山—索伦河一线,中侏罗世末褶皱回返成山系,海水随之后退,晚侏罗至早白垩世形成三江盆地,挟持在完达山褶皱带以西与佳木斯地块以东的坳陷带内。

晚侏罗世早期,盆地处于初始充填阶段,盆地西部古老地块基底剥蚀夷平准平原化较好,形成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但由于西缘带冲积作用强,不易形成大规模泥炭沼泽,仅在冲积平原与其东侧的三角洲过渡相带形成富煤带,煤层单层厚度小,层数少,分布不稳定。盆地以东地带,基底不平坦,受海侵频繁,未形成大规模持续发育的泥炭沼泽环境。晚侏罗世晚期,盆地进入最大海侵阶段,经历早期填平补齐,地势趋于平坦,形成大规模三角洲和潟湖海湾环境。但由于处于海侵期,以发育破坏性的三角洲沉积为主,不利于泥炭沼泽环境的持续形成,仅在频繁的海侵后间歇期或短暂性的海退阶段,三角洲平原出现持续时间不长的泥炭沼泽环境,并与东侧的潟湖海湾淤浅沼泽化平原连成一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煤环境,所形成的富煤带分布在三角洲相带偏向潟湖海湾相带的一侧,煤层单层厚度小,层数多,分布稳定。

早白垩世早期,盆地处于海退阶段,坳陷扩大,形成建设性三角洲沉积。由于三角洲的进积作用,经常出现废弃的三角洲朵叶体,形成大规模废弃三角洲平原,持续发育泥炭沼泽环境。在盆地内形成分布广,面积大,煤层厚度大的富煤带。

早白垩世晚期,由于盆地沉降速度过快,湖泊沉积发育,但物源供应不充分,未能形成大规模的三角洲平原,富煤带退缩至盆地的西部,但仍具有煤层层数多,单层厚度大,横向分布较稳定的特点。

三江盆地在不同的充填演化阶段,古地理环境不同聚煤作用强弱亦不同,形成的煤体形态,厚度分带和煤岩煤质特征不同。晚侏罗世盆地处于海侵期,成煤环境不很稳定,不利于形成大面积沼泽化平原,富煤带分布面积有限,煤层最大厚度不过10 m。早白垩世盆地处于海退阶段,形成大面积沼泽化平原成煤环境,富煤带分布面积广阔,最大煤层厚度大于10 m,最厚达30 m。晚侏罗—早白垩世聚煤古地理环境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和潟湖海湾沼泽化平原,其中三角洲平原聚煤较好,其它聚煤较弱,富煤带展布方向与沉积相带延伸方向大体一致。煤质属中灰、低硫、高镜质焦煤。自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至潟湖海湾沼泽化平原,具有灰分降低,硫分增高,镜质组分增加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