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区地质构造

2025-04-15 02:06: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是与其周围的地质构造环境相联系的,其基本轮廓与特征受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控制。依据板块构造观点,从全球板块构造来看,中国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欧亚板块东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带,和亚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附近,从而使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与板块的碰撞和俯冲作用关系甚为密切。总体来说,中国大地构造的主体和基本格局由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三大板块,以及各板块之间的俯冲带、碰撞造山带组成。

中国北方主要指昆仑-秦岭褶皱带以北地区,中国北方的大地构造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横,两竖”。“两横”分别指天山—燕山—兴安、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两条基本以东西向展布的褶皱带;“两竖”指贺兰山—龙门山和太行山—雪峰山两条近乎南北向的梯级带;“两横,两竖”构成我国北方大地构造的宏观格架,形成了中国北方板块单元的结合带,在宏观格架之间分布着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两大板块,以及柴达木、佳木斯等中间地块。

一、塔里木板块

塔里木板块位于新疆南部,槽台理论称之为塔里木地台。北界为汗腾格里峰-巴仑台-库米什断裂,南界为康西瓦断裂,东西两侧分别为阿尔金断裂和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所限,现今其主体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所覆盖。塔里木板块于7亿年前的扬子旋回(塔里木运动)最后固结,形成陆壳板块,基底为太古宇、古元古界、中新元古界三套变质岩系组成;震旦纪和古生代时期以独立的板块活动,至古生代末期的海西运动,相继与周围板块碰撞,昆仑山和天山海槽强烈褶皱上升。

二、华北板块

华北板块连同朝鲜北部合称中朝板块,槽台理论则称之为中朝地台或中朝准地台。现今其主体位于华北地区,轮廓大致成三角形。北缘、西界及东侧几乎都为山系所环绕。华北板块由古元古代末的吕梁运动形成陆壳板块,基底岩系是由太古宇及古元古界组成。吕梁运动形成华北板块基底后,进入了盖层发展阶段,从中元古代到三叠纪,华北板块以整体升降运动为主要特征,它在早期(中、新元古代)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后来差异性减小。自二叠纪开始,华北板块整体上升转为陆相沉积,同时板块的东西差异明显,板块边界活动性有加强的趋势,板块整体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三、天山-内蒙-兴安造山带

天山-内蒙-兴安造山带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成弧形向南突出。古生代时属中亚-蒙古古大洋,据古地磁推测其宽度曾达4000km以上。在其南北两缘的俯冲作用下逐渐退缩,至晚二叠世完全关闭;两板块相碰,形成晚古生代褶皱构造带。

四、昆仑-祁连-秦岭造山带

昆仑-祁连-秦岭造山带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西宽东窄。在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是一个广阔的长条形的昆仑-祁连-秦岭古大洋,向西南达特提斯大洋的北缘。其洋壳向北俯冲的时间不一,中段祁连山于早古生代向北俯冲形成早古生代褶皱带,西段和东段主要在晚古生代向北俯冲形成晚古生代褶皱带,于中生代早期大洋才最后关闭,使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