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高
原
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
内蒙
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
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
型
黄土
高原
西起祁连山东端,
东到太行
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
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
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
1000-2000
米,是
世界上最大的黄
土分布区
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
用强烈,千沟万壑。
云贵
高原
云南省东部、
贵州省大部分
1000-2000
米
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
水溶蚀作用强烈,
多喀斯特地貌,
地表崎岖不平
,
有许多“坝子”
四大盆地对比
名
称
位置与范围
海拔
主
要
特
征
塔里木
盆地
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
疆境内
1000
米
我国面积最大盆地,
有最大沙漠—塔克
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
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
准噶尔
盆地
阿尔泰山、天山之间;
新疆境内
500
米
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
相对湿
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
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
柴达木
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之间;
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
省境内
3000
米
左
右,
我国地势
最
高
的
内
陆
高原盆地
我国地势最高盆地,
大部分为沙漠、
戈
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
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
源丰富。
四川盆
地
东是巫山,
西是横断山,
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
高原;四川
和
重庆境内
500
米以下
也称
“紫色盆地”
,
最湿润的外流盆地,
多低山丘陵,
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
三大平原对比
名
称
范围
主
要
特
征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
原三部分组成
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
200
米以下)
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
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粮率
较高的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
行山,东至渤海。
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
地势低平
(多在
50
米以下)
,
旱涝、
盐碱、
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
原
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
狭长形
我国最低平的平原
(多在
50
米以下,
下游
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
10
米以下)
,
河湖密
布,为著名水乡
三大丘陵对比
位置
风景旅游区
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千山
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
包括江南丘陵、
浙闽丘陵、
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1.
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
3/4
在东南部。
2.
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3.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4.
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我国农业分布:
分布
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成因
这些平原地区,属于我国季风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好,属湿润和湿润地区,同时平原广
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地区差异
北方
南方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旱地,灌溉多采
用水浇形式。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
生、甜菜等。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
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
种植水稻。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
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
大部分地区一年
两熟至三熟。
北部大,中部高,西部广,东部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