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是如何形成的?

2025-04-13 11:15:5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痰是由呼吸道黏膜上皮分泌物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以及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组成,可能是粘液、脓液,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

痰是如何形成的?

咳痰是一种临床症状,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分泌痰的作用就是让痰包裹住进入呼吸道的细菌、病毒、异物等,促使这些有害成分排出体外。所以说,痰其实是很脏的一种物质,而痰形成的原因也有很多。

首先,西医眼中的痰。

在西医看来,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它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若只是偶尔的少量咳痰,而且痰为无色透明或灰白色粘液,而且只是短暂发作,这很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或轻度的 炎症,注意观察即可。但是,如果发现咳痰久久不能好转,而且痰量增加,颜色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及时就诊了。

痰的形成更常见于感染性疾病,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鼻炎、鼻窦炎、咽炎等产生的脓性分泌物;二是下呼吸道感染所致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产生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粘膜分泌的粘液量正常,浓度正好,可以起到净化吸入物,调节湿度,清洁肺部吸入气体的作用。但是,如果发生感染后,会导致粘液成分变化,形成炎症细胞、病原微生物等,如此呼吸道粘液会变得粘稠,也就形成了痰。

其次,中医眼中的痰。

中医眼中的痰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证治汇补》中曾记载:人之气道,贵乎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恐、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荣卫不清,气血浊败,熏蒸津液,痰乃生焉。也就是说,痰的形成不仅与邪气入侵有关,还与情绪、饮食、劳累等都有关。气血津液气化功能失调,是痰生成的基本病机。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肺主呼吸,如肺失肃降,加之风邪或寒邪侵肺,肺内津液凝聚即形成痰。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脾湿不化,痰则自生。当然,痰的形成还与其他脏腑有关。脏腑功能不足,水液滞留,聚而成痰,为“湿聚”;阳气偏盛,内火过旺而生痰,为“太过”;阴虚内热,水液煎熬成痰,为“热炼”;气血虚,推动力不足水液停滞成痰,为“不及”。理论上来讲,五脏六腑均可生痰。

常见的原因有本身体质虚弱,脾胃薄弱,中气不足;饮食不洁,偏爱冷食、生食、肥甘厚腻食物等,伤及脾胃;外感失治或屡患外感,伤及肺气,肺气不利,必致咳嗽痰多;湿邪侵犯或思虑过度、劳倦,伤及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内停则凝结成痰。

回答2:

痰是一种人体的黏液,是人体正常的一种分泌物,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和灰尘进入呼吸道内就会被痰液吸附,痰液在人体的存在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可以对咽喉部的黏膜起到保护的作用。

回答3: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鼻子和喉咙是连通的,可能是感冒鼻涕导致的,上火时也会积累痰,是因为炎症细菌群产生的。

回答4:

就是经过消化道发酵形成的,慢慢的就是变得很脏了,痰容易传染疾病,异常的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