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pH为6.0的话是酸性的。
pH是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pH值从1到14,氢离子浓度逐渐降低。一般我们认为pH值在一到7之间为酸性,7到14为碱性,正好7表示中性。
扩展资料:
pH大小代表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中文名为氢离子浓度指数,其计算公式为{-log(氢离子浓度)}。常见的pH测定方法有如下三种:
1、用pH指示剂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指示剂,不同的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等在不同pH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实验室中常配合滴定管,用滴定法较为精确的测出溶液的pH。
2、用pH试纸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便利的测试方法,只需要用干玻璃棒蘸取一点试液到pH试纸上,一段时间后根据pH试纸的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就能知道溶液pH。
3、用pH计
使用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出溶液pH,当需要精确测量时就需要用到pH计。它通过pH选择电极(如玻璃电极)来测定出溶液的pH。pH计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氢离子浓度指数
尿检ph值是6.0是酸性的。
pH<7,呈酸性,pH>7,呈碱性,pH=7,呈中性。
正常尿液呈酸性,PH值为4.8——7.4,平均为6.0。
尿液的PH值与人们的饮食有关,吃动物蛋白较多时,尿液常呈酸性,尿液PH的数值就会较低;吃
蔬菜,水果多时,尿液常呈碱性,尿液PH的数值就会较高。
扩展资料:
尿酸碱度的高低对身体的影响:
尿酸碱度为尿常规检查内容之一,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机体可通过尿液排出大量酸性和碱性物质,以维持酸碱平衡。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pH在4.5~7.9之间。
尿检pH值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尿检pH值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毒。
体酸碱性不同于其它物体的酸碱性,人体各个器官、血液、体液各有不同的健康酸碱度。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产生酸性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
尿检ph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荤菜后尿液多呈酸性;多吃水果蔬菜,尿液多呈碱性。饭后受胃酸分泌的影响,尿多呈酸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尿检
酸性。
pH是溶液中所含氢离子的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
pH<7,为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
pH>7,为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
pH=7,为中性,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时,pH为中性。
扩展材料:
尿液检查的注意事项:
肾脏参与机体内酸碱平衡调节,这种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尿液pH 反映出来。由于内源性酸产生偏多,尿液pH 普遍偏酸,约为5.0~6.0。
一般情况下,饭后会出现"碱潮"现象,尿液偏碱;酸性尿多见于进食肉食过多和某些种类的水果(如酸果蔓果实)、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以及使用排结石药物(如碳酸钙);
碱性尿多见于进食素食和柑橘类水果、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一些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pH 检测需新鲜尿标本,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大多数细菌可分解尿素而释放氨,尿呈碱性;但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尿中碳酸缓冲对释放CO2,逸出至空气,尿pH 值增高。
正常参考值:5.0 ~ 8.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酸碱度
酸性。
pH是溶液中所含氢离子的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pH<7,呈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pH>7,呈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时,则溶液的pH=7,呈中性。
pH为6.6的是酸性。pH=7的为中性。小于7的为酸性,大于7的为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