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是做人之本。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只有先有一项能够操持的事业,才能有敬业和乐业的谈资。
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这篇演讲稿中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工作要有责任心,二是从工作中寻找趣味。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
正由于作者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以其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首先在第2段指出“有业”是前提,是“敬业”“乐业”的必要条件.
然后在第3段运用道理论证,引儒门的言论,论证有业的必要性.
接着在第4段运用事例论证,引佛门“百丈禅师”事例,证明人应当有职业.
最后在第5段作者陈述自己观点,具体论证了“有业”的必要性,并提出如何对待现有职业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