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十三五”要突出解决好哪些问题

2025-04-07 19:00:1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当前,东北经济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近日,大连“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的思路等问题,专程采访了辽宁省大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刘维木。
  记者:您如何看待大连“十二五”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刘维木:过去5年,我们经历了经济进入新常态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既收获了一定成果,也经受住了经济下滑的考验。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综合经济实力迈向新台阶。预计“十二五”期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1.48倍、1.15倍和1.83倍。
  ——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期间,大连组织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了DMTO甲醇制烯烃、高速大载荷轴承关键技术、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建造技术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对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全面支撑。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由2010年的42%提高到50%,核电、轨道交通、数控机床等传统优势产业取得新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59.1%提高到87.0%。
  ——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成就。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实现制度上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居全辽宁省首位。
  ——生态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记者:您认为大连“十三五”要突出解决好哪些问题?
  刘维木:这个问题也是我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大连“十三五”发展必须突出解决好6个问题:
  一是必须实现创新发展。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金融保障、创新服务质量提升、创新国际化等十大创新工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1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骨干企业、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物联网、云计算、海工装备、工业机器人等20个特色产业集群,吸引国内外人才、资金、技术、创新型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资源向大连集聚。
  二是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十三五”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做到3个转变——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企业竞争从低附加值规模优势向高附加值技术优势转变,产业分工地位从低质中低端向优质中高端转变。
  三是必须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十三五”时期,我们要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包括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品牌化升级,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交通装备、新能源装备、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重点推进英特尔二期、爱康普芯片、中兴网信大数据、储能电池、燃料电池、大型核乏燃料球墨铸铁储运容器国产化等项目,培育壮大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通用航空等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拉动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是必须做足开放发展这篇大文章。“十三五”我们首次提出建设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以中韩自贸区为切入点,推动大连逐步由“贸易口岸”向“国际贸易中心”转变,围绕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和定价中心、国际性贸易营运中心、国际博览和跨国采购中心、国际化消费中心等5大功能,加快构建一批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跨境采购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大连在国际贸易城市中的地位。
  五是必须统筹民生和城乡发展。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救抚恤投入,优化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解决入托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
  六是必须实现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通过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气化工程”,推进供暖企业煤改电、煤改气工程,确保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绿色大连,打造中国北方最佳生态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