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形于色
[xǐ xíng yú sè]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释义
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2.喜出望外
[xǐ chū wàng wài]
出处
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释义
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3.兴高采烈
[xìng gāo cǎi liè]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释义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