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微观尺度下的时空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我们不能用经验世界里的空间概念去思考微观尺度下的空间结构。其次,物质的状态也跟我们宏观表现得不同,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们即是粒子又是波。所以,在原子的内部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能同时测量的,这就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在原子内部,电子其实是按照不同的概率分同时分布在不同位置(空间)上的。我们不能说电子处于原子核外什么地方,只能说某个地方电子出现的概率要高或者是低。
人类对于物质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原始人肯定会认为石头就是实心的,后来的金属器械,人造的实体本身,人类也会认为它们是实心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一直分割下去,不能再被分割的东西,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实心的。随着现代物理学的高能物理实验(粒子对撞机)的出现,科学家们一共发现了62种基本粒子,这些粒子在目前是无法被继续分割了,可以认为它们就是实心的。
当然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某一天,我们有能力把现在的某些基本粒子给切开也不是没可能,那时候就将重新刷新我们关于物质绝对实心这个概念。原子的直径在10^-10m,也就是0.0000000001米,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小很小,别着急,在原子内部还有巨大的空间。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的广阔空间构成,广阔的空间那里是弥漫的电子云,也许你认为原子核很大,其实不是这样,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千亿分之一,想不到吧,原子核原来这么小。
原子核已经这么小了,但却还有比它更小的,因为原子核又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它们由强力捆绑在一起,形成了致密的原子核。在大型的加速器中,科学家已经可以将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相撞,看看能不能碰撞出新的粒子,来检验已有的理论。
而质子与中子亦是由夸克构成,说到这里似乎夸克才是最小的基本单元了,没错,夸克就是人类科学理论已知的最小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弦论认为物质的最小基本组成单元是一维的弦,它的尺度是普朗克尺度,也就是在物理学上有意义的最小尺度,这个尺度大约是1.6x10^-33厘米,这是物理学上有意义的最小的可测量的尺度,虽然现在还没有相应的科技实力能够测量它。
这个尺度大约是质子的10^22分之一,到底有多小,可能是我们现在无法体会的渺小。这种一维的弦不同的振动频率形成了不同属性的基本粒子,继而由不同的粒子构成了不同的物质,形成了这万紫千红的世界。
最小的实心物质是原子核物质,不要细分可能基础粒子都是实心的,宇宙中最大的实心体就是黑洞星体,因为他是由原子核物质构成的天体。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的空间都是空的,那世界上绝对实心的物质有哪有哪些?世界上绝对没有绝对的实心的东西,因为所有的物质都是从原子等组成
绝对的实心是绝对不存在的事物,也就是说物质事物都只能是相对实心的,这才是绝对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才是绝对的,无限的,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