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用兵如神,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将,不仅可以冲锋陷阵,还能帷幄千里,让人佩服,但是作为“兵仙”的韩信本该与战神“白起”惺惺相惜,可是事实上,韩信是看不起战神“白起”的。有网友指出,韩信不仅有点看不起白起,甚至还有点鄙视他,究其原因,网友做了以下几点总结。
首先,有网友认为,韩信之所以看不起白起,是因为觉得白起虽然勇猛,但是有勇无谋,根本就不知道参考天时地利这些东西。据记载,当年白起确实是远近闻名的勇士,拥有赫赫的战功,但是韩信却敏锐察觉到,若不是因为商鞅在后面运筹帷幄,白起可能就不会有这般显赫的功绩了,甚至还可能身死于战场。
反观韩信,确实非常懂得运用天时地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妙计就能充分体现出韩信的用兵之神。
其次,有网友指出,韩信看不起白起还因为韩信觉得白起这个人太好面子,太在乎自己的名声了。要知道,韩信当年是受过胯下之辱才有后来的成就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可谓是韩信的座右铭了。
但是反观白起,就比较在乎自己的名声了。据记载,白起为了保证自己的名声不被破坏,便不愿意在自己兵力不够情况下与敌军对战,毕竟在我国古代,士兵数量多还是有优势的。有网友推测,白起可能不想让自己处于劣势坏了自己的名声,所以在对方军力多出自的情况下,就不是很愿意出兵对战了,而韩信也是猜到了白起这种心思,所以有些看不起白起。
首先要说的是,至今为止笔者从未从任何史料中看到过,韩信看不起白起的只言片语。所以这个问题,恐怕就是问:同为战神级别的人物,为何韩信比白起更受人尊重?或说,为何白起普遍遭唾弃,而韩信却被人同情。
白起,一直以来被称为战神。韩信则被称为兵仙。这是一神和一仙的比较,所谓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所以百姓才最有发言权。毕竟神也好,仙也罢,都是从百姓之身,修炼而成的。
故而,从百姓的角度来比较这两人,显然都会拥护或同情韩信,而鄙视甚至恐惧白起了。
理由其实就只有一个:掌兵者,要有大慈悲,滥杀者,必成魔。
白起是秦国名将,战无不胜。但他的胜利之中,却存在着一个巨大,且无法被抹除掉的污点,这便是长平之战后,他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却留下了240个年纪尚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无论后世如何从各个角度阐述,白起这一手,妥妥的就是一种“恐怖战术”,想以40万人的生命,恐吓赵国投降——这是板上钉钉的!
敢问能做出这种事来的将领,是战神还是魔头?在普通老百姓眼中,自然就是一个大魔头了。放下兵器的士卒,其实就等于“百姓”了,甚至可以认为,把性命交给了白起,毫无主动权。
结果全被坑杀!目的,是想吓降赵国。结果,却反而激起了赵国上下,誓死抵抗之心。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自《道德经》)!这句话,真不知白起懂还是不懂。兵者凶器,为战神者必怀有大慈悲,才可胜任。
反观韩信,谁见过他滥杀士卒和百姓了?因为韩信的信条是“多多益善”,这就又了前途,民者兵之本。因此韩信就从不做任何滥杀之事。想让自己兵多起来,前提是老百姓要多,要拥护。这是相辅相成的。
且韩信的遭遇也非常传奇,忍过胯下之辱。须知当时他手中有剑,却没有逞匹夫之勇。这份忍耐,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符号。即,大人物,想成功,你就必须要忍。为什么忍?一个是活命,一个是争取更多的支持,这便是“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的精髓所在。
同时,韩信战败的是项羽。项羽虽勇,却也是一位滥杀者,这就又为韩信增加了分数。且最终他韩信死得很惨,也比较冤枉,故而再次增加了同情分。
因此韩信自然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同情,白起也就没法跟韩信相比较了。因为说来说去,韩信“上道”,符合道义。而白起,一个长平坑杀40万降卒,就注定了他“不上道”,不符合道义,是个魔。
故而,韩信看不起白起,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显然就应该看不起,所谓:掌兵者,币要有大慈悲,这从来都是观察一位“战神”的第一标准!
韩信看不起白起,是因为韩信认为白起根本不懂兵法,有勇而无谋,打胜战只会拼人数,都不知道利用天时和地利。虽然在长平之战中赢了,却是惨赢,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把秦国的家底都败了一半。
韩信和白起在历史上都是名将,一个被称为兵仙,一个被称为战神。不过,韩信却觉得白起不屑一顾,对白起比较轻视。
擅长用谋略的韩信认为白起打仗只会蛮打,却不会用计谋,而军事家必须要懂得利用天时地利人和,韩信打仗就特别会利用这些,而白起靠的只是士兵的勇气和数量。因为秦国的士气和英勇都是靠封赏拉动起来的,如果其他国家也学秦国这样做,那么秦国的虎狼之师也和别的国家军队没什么两样。
因为长平之战,韩信更加看不起白起,白起曾经说过,“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可见连白起自己也知道自己赢得并不光荣,死了一半的秦兵。而且当时白起用的是60万秦军对抗40万赵军,还杀了赵国的20万降军,而后来剩下的军队竟然灭了30万秦军。
韩信最擅长打以少胜多的战役了,在背水之战中,就是以少胜多打败赵军的。而在垓下之战时,还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死伤人数还比较少,所以韩信才认为白起也没什么了不起。
不过两人的结局最终都比较惨,一个被秦王赐死,一个被吕后骗到宫中杀掉,并且灭了族。因此,韩信也没必要看不起白起,而且韩信的下场更惨。
韩信之所以看不起白起,就是因为他们的统军水平不在一个等级上面。韩信是依靠自己的才能,自己的谋略为大汉建功立业。而白起就是依照秦国强大的军力来进行人数压制,从而战胜对方,韩信当然就看不起白起了。
白起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凭借着长平一战,当年白起用60万秦军围困住赵国40万的军队。最后以死伤过半的代价战胜对方,而且当时秦王亲自参与了战斗,并且带去了一批将士,而正是通过这场战役,韩信才瞧不起白起。
反而韩信,自幼家贫吃不饱饭,饱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而且遭受胯下之辱。被人芝麻及了,最后却通过萧何等他们办,将化为鱼龙,实现人生的逆袭。
在我看来韩信和白起都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们智勇双全。可以统领百万人马,论攻击两个人都是无法比拟,对中国的贡献都是无法描述的。军事才能也是在伯仲之间。不同的是他们两个人征战的方法不同。还以力服人,强行压制,而韩信用兵,则多用智谋,喜欢用柔软的策略来使人归降,而不是凶恶蛮横。两个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韩信瞧不起白起,从来没有在史书中提起过。所以我们只能猜测而不能证明。两个人所处的时代。作战风格也不同。面对的敌人也不同。所以这件事情个人认为没有考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