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 socket怎么主动刷新缓存区数据

2025-04-14 10:31: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清空socket缓存区的数据的方法
由于socket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发送数据,接收方不知道对方一次性发送了多少数据,也能保证对方一次性发送的数据能在同一刻接收到,所以Receive方法是这么工作的:
接受一个byye[]类型的参数作为缓冲区,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把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这个缓冲区里面,并且返回实际接收到数据的长度,这个实际接收到的数据长度有可能为0(没有接收到数据)、大于0小于缓冲区的长度(接收到数据,但是没有我们预期的多)、等于缓冲区的长度(说明接收到的数据大于等于我们预期的长度)。
每次接收缓冲区都用同一个byte[] byteMessage,并且你没有检查接收到的数据长度,所以第一次你接收到的数据是123456,第二次你只接收到了8,但是缓冲区里面还有23456,所以加起来就是823456了。
socket接收缓冲区的大小有讲究,设置大了接收起来慢,因为它要等尽可能多的数据接收到了再返回;设置小了需要重复多次调用接收方法才能把数据接收完,socket有个属性,标识了系统默认的接收缓冲区大小,可以参考这个!
  还有就是用recv读取,但是由于不知道缓存里有多少数据,如果是阻塞模式,到最后必然等到超时才知道数据已经读取完毕,这是个问题。
  另一个是用fgetc,通过返回判断是否是feof:
  whlie (1) { a=fgetc(f);if (feof(f)) break;//…
  b=fgetc(f);if (feof(f)) break;//…  }  当然,我不知道读取完毕后最后一次调用fgetc会不会堵塞,需要测试。
  在非阻塞模式下,我们用recv就可以轻松搞定了,但是阻塞模式下,由于我们不知道缓冲区有多少数据,不能直接调用recv尝试清除。
  使用一个小小的技巧,利用select函数,我们可以轻松搞定这个问题:
  select函数用于监视一个文件描述符集合,如果集合中的描述符没有变化,则一直阻塞在这里,直到超时时间到达;在超时时间内,一旦某个描述符触发了你所关心的事件,select立即返回,通过检索文件描述符集合处理相应事件;select函数出错则返回小于零的值,如果有事件触发,则返回触发事件的描述符个数;如果超时,返回0,即没有数据可读。
  重点在于:我们可以用select的超时特性,将超时时间设置为0,通过检测select的返回值,就可以判断缓冲是否被清空。通过这个技巧,使一个阻塞的socket成了‘非阻塞’socket.
  现在就可以得出解决方案了:使用select函数来监视要清空的socket描述符,并把超时时间设置为0,每次读取一个字节然后丢弃(或者按照业务需要进行处理,随你便了),一旦select返回0,说明缓冲区没数据了(“超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