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的想法、做法不同,自然结局不同。
李自成一直处于一种流寇状态,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没有扎实的民众基础。刘邦能够上位,是因为他先是有了巴蜀这个基地,后来又占据了关中,而且萧何一直为他经营这两大基地,为刘邦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士兵;而朱元璋能够高筑墙、广积粮,也是由于有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为他经营江浙这一富庶的根据地;再来看李自成,他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也是将那些上层豪绅得罪个干净。
为李自成的粮草、金钱是来自哪里呢?他靠的是抢,而抢便破坏了他与乡绅之间的关系,乡绅们自然不会支持他的战争,他李自成便也无法得到一个良好的根据地。而他李自成的军队后期看着是庞大的,有五十多万军队,可是这五十多万的军队组成去十分的复杂。核心力量是李自成西征军老西营、陆续收编的各种农民部队,而最主要的部队是投降的明军。
而这些明军大多都是二三流的部队,再加上明朝末年财政危机严重,这些二三流的军队经常是食不果腹,战斗力弱、没有斗志,所以他的军队大多都是乌合之众,只是数量上庞大而已。军队的人数一多,财政问题也是接踵而至。早期部队人少的时候,他可以靠着抢劫明朝政府、王爷来维持军队日常开销,可是人一多便不管用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李自成没有解决自己的根据地、人才以及财政的需求,自身一直处于流寇状态,自然是不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建立丰功伟业。
人生的结局和出身关系不是很大。朱元璋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李自成更加看重眼前的利益,这就是他们结局不同的原因。
因为他们面对诱惑的时候做了不同的选择,有的人抵得住了诱惑,有的人没有抵得住诱惑,所以最后结局也不一样。
每一个人当时的环境以及对于后期的规划和人物性格都不一样,导致了结果不一样,刘邦和朱元璋能成功也是因为他们的眼光长远。
那是因为李自成没有战略眼光,刘邦跟朱元璋都能把握好时机,为自己打下天下,这区别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