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反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年纪大了吗?

2025-04-13 09:50:4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规模最大的一场叛乱,历时8年之久,遍及云、贵、粤、闽等多个省份。叛乱起因是由于康熙亲政后,总结历代藩镇之祸,认为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且藩镇割据练兵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因此力排众议,决定撤藩。

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位汉族藩王不甘示弱,起兵兴乱。这场叛乱从1673年(康熙十二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开始,直到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以清朝平叛成功而宣告结束,历时8年之久。吴三桂起兵时已经62岁高龄,起兵后杀出云贵,占据湖南全境。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只做了5个多月的皇帝,于同年八月十八日病死于衡州,传位于长孙吴世璠。

吴三桂死后,形式急转直下,叛军群龙无首,各将领之间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倾轧。清军用了三年时间收复失地,于1681年冬攻陷省城昆明。吴世璠兵败自杀,余部投降,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那么吴三桂发动的三藩之乱为什么会失败?难道真的是因为吴三桂年纪老迈吗?答案显然不是这么简单。吴三桂年纪老迈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却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三藩之乱之所以失败,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以一隅敌全国。三藩原本经营多年的云、贵、粤、闽四省是叛军的重要基地,虽然起兵后又占据了湖南、四川等地,但均不是富庶之地。反观清朝坐拥江南膏腴之地,财源不失,尽可调集举国之兵全力对叛军实行武力镇压。以一隅而敌全国,长此以往,三藩必败无疑。二.内部矛盾重重。三藩之乱是吴三桂率先起事,之后广东尚之信、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等先后起兵响应。于是这场叛乱便以吴三桂为首,但叛军内部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

尚之信、耿精忠等人的部属并不直接听命于吴三桂,而是各自割据称雄。再加上台湾郑经趁机登陆作战,靖南王耿精忠腹背受敌,于1676年十月率先投降清军。

回答2:

吴三桂反清失败是有原因的,第一,他用人不是很得到第二满清入关已经是事实了,他一己之力完全是不可能翻盘的。而且他周围也没有可用制裁。并不是他的年龄大而受到限制了。

回答3:

因为吴三桂即使再牛,也逃不过美人计,他太多心思花在了陈圆圆身上,被清朝利用,所以这也是失败的原因

回答4:

原因是他低估了大清朝的国力,不是因为年纪大了,他没想到朝廷会有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