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糖,能溶解吗

2025-03-29 19:03:2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糖能溶解部分,但是会析出一部分氯化钠晶体。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条件下的饱和溶液。溶质溶于溶剂的溶解过程中,首先是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作用,在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开始溶解,进而扩散到溶剂中。被溶解了的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不断地运动,当它们和固体表面碰撞时,就有停留在表面上的可能,这种淀积作用是溶解的逆过程。当固体溶质继续溶解,溶液浓度不断增大到某个数值时,淀积和溶解两种作用达成动态平衡状态,即在单位时间内溶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数,和淀积到溶质表面上的分子或离子数相等时,溶解和淀积虽仍在不断地进行,但如果温度不改变,则溶液的浓度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这样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量,即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由此可见,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与它从溶液中淀积的速率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即已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如果在同一温度下,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即尚未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称“不饱和溶液”。如果溶质是气体,还要指明气体的压强。

理化特性: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质,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制取方法:
如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方法1:增加溶质至有剩余
方法2:蒸发溶剂(可用蒸发法,最好为恒温蒸发,要看到有晶体析出)
方法3:降低溶剂温度至有晶体析出
注:少部分溶液则相反,它们溶剂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

如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方法1:升高溶液温度
方法2:增加溶剂
注意:⑴此转化条件仅适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
⑵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若把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⑶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回答2:

糖能溶解。
虽然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但对于糖来说,它仍是不饱和溶液,仍可继续溶解。
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再溶解氯化钠了

回答3:

当然能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