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的种类很多,对害虫的作用各不相同,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1)胃毒剂
通过害虫的消化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主要用来防治以咀嚼式口器咬食、啃食、蛀食的害虫。
(2)触杀剂
同过接触害虫表皮或渗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溴氰菊酯等。
(3)内吸剂
通过植物的叶、茎、根部吸收进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输导、散布、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在害虫取食植物组织或汁液时,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主要用来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4)熏蒸剂
以气体状态通过害虫呼吸系统进入虫体内,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主要用来消灭苗木害虫和贮术场害虫,以及仓库种子害虫,如硫酰氟等。
(5)诱致剂
本身基本没有毒杀害虫的作用,但能引诱害虫前来,以便集中消灭的药剂,如昆虫性引诱剂、糖醋液等。
(6)拒食剂
害虫取食后能破坏其正常生理机能,消除食欲,以致饥饿死亡的药剂,如拒食胺等。
(7)不育剂
害虫经过取食或接触一定剂量后,可以使害虫所产的卵不能孵化的药剂,如六磷胺、喜树碱等对家蝇有显著的不育效应。
(8)昆虫生长调节剂
通过扰乱昆虫正常生长发育,使其生活能力降低或死亡的药剂,如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除虫脲等。
(1)对硫磷:又名一六0五,属广效剧毒杀虫剂。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杀卵效果较好,但无内吸输导作用。
对硫磷为棕黄色油状液体,对紫外光和空气都不稳定。在活的植物体内、外、由于阳光和酶的作用,分解比较快。在无生命物体上残留时间较长,在叶片上残留期4--5天。对蜜蜂和天敌昆虫杀伤力亦强。常用浓度为50%乳油1000-1500倍液。一般防治枣步曲、枣粘虫效果很好。
(2)甲基对硫磷:又叫甲基一六0五。棕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和丙酮。在中性、酸性介质中较稳定,遇碱性物迅速分解。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蒸熏效果。
甲基对硫磷在绿叶上残留期为12--36小时,在无生命体上可残留数天,主要防治对象是枣粘虫、枣尺蠖等。
(3)辛硫磷:淡黄色油状液体,在中、酸性介质中稳定,遇碱易分解。在阳光下降解较快。黑暗条件下降解较慢。残效期为2--3天。
辛硫磷具很强的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对蜜蜂有触杀和熏蒸作用。是一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其对枣粘虫的杀伤效果最好,亦对鳞翅目幼特效、对龟蜡蚧,果蝇及仓库害虫防效亦佳。常用浓度为50%辛硫磷1000--1500倍。
(4)马拉硫磷:纯化合物为无色液体,在中性介质中稳定,遇铜、铝分解快,易溶于有机溶有剂量,微溶有于水。
该药主要是触杀和胃毒作用,在害虫体内可氧化为毒力更高的氧化马拉硫磷,从而能发挥更强的杀虫性能。主要防治对象是食心虫类、食叶虫类鳞翅目击者害虫。使用浓度为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5)乐果:属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是人们常用的内吸型杀虫剂。当药被植物吸收后,随着水分在树体内的流动,被输送到根、茎、叶、花、果等各个器官,但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当害虫啃食植物器官时被药液杀死中毒死亡。
乐果不仅有很强的内吸杀虫效果,而且有良好的触杀、胃毒作用。是果农常用的广谱性高效低毒杀虫剂。但在枣树上乐果对枣叶很敏感,易产生药害,故此枣树上一般不用乐果,而用氧乐果。
氧乐果的防治对象是卷叶虫类及螨类,常用浓度为40%氧乐果20000倍淮。为防治害虫产生抗药性,要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
(6)西维因:又名胺甲萘。该药无刺激性、无气味,不污染环境,性质稳定,残效长。
西维因具有触杀、胃毒及微弱的内吸作用,能防治150多种害虫,能同多种农药混用。不能与碱性药混用。常浓度为50%西维因400倍液。防治对象是蚧壳虫类。
(7)溴氰菊酯:是仿照菊科植物中除虫菊素而人工合成的一种高效杀虫剂。它具有快速击倒昆虫,低毒低残留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