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的社会性动物
狮子的社会系统十分复杂,它们不像猫鼬、狒狒等等动物一直待在一起。每只狮子如果有自己的事就会出去干然后再回来。
纪录片里面的马沙狮群分成了三组,狮子会分组行动散落在领地里。可能有人觉得这很奇怪,但是这是常态,科学家见过许多这样的情况。
介绍完了狮子特殊的群居方式,这里开始分析狮子群居原因。
很多人认为合作狩猎是狮子群居的原因。科学家分了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狩猎小型猎物,如果单个猎物的狩猎成功率能提升,那合作狩猎就有可能是导致狮子群居的原因。另一种是狩猎大型猎物,如果狮子合作能放倒更大的猎物,而独居做不到,就说明合作狩猎可能是导致狮子的原因。
首先第一种,狮子的狩猎成功率并没有提高,这种可能性被排除了。
然后第二种,狮子确实会合作狩猎大型猎物,如水牛。还有狩猎河马的记录,那是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办到的。
可是狮子就是因为群居才需要狩猎大型猎物,如果狮子少就不用吃那么多,大型猎物狩猎风险也大,这可能是个弊端,狩猎大型猎物是群居的补偿、代价。这种观点是个错觉,本来小型猎物就遍布狮群的领地,单只狮子就可以更好的狩猎。
答案可能是防御。幼崽对狮群很重要,一个狮群是否成功就是看它的繁殖率。说到保护幼崽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吃幼崽的豹和鬣狗,实际上对幼崽威胁最大的是流浪雄狮。他们会杀死其他雄狮的幼崽,好让幼崽的母亲迅速进入发情期以留下自己的后代。这种现象被称为“杀婴”,在自然界很普遍,在猫科动物中更是常见,豹、虎、家猫等等都会杀婴。
单只雌性几乎没有办法抵御雄性的攻击,因为雄性过于强壮。而一群雌狮就能更好的抵御流浪雄狮。
因为它们所捕食的动物体型很大,单凭一只狮子是无法捕获的。
它的独自生活能力不强,只能群居来生活。
群居的力量大,而且一起捕捉食物很轻松。
那是因为他们只有群居在一起,才能够捕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