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行方面有哪些经典的中华句典?

2025-04-02 19:25: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丈夫开口即见胆】出自宋代文天祥诗《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报为赋长句》。意思是:大丈夫开口说话就能看见其肝胆。形容人说话坦率。

【凡事只要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出自宋代陆九渊《语录下》。意思是: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看它是否符合道理就行了,而不要看是谁做的。

【风雨极知鸡自晓,雪霜宁与菌争年】出自宋代黄庭坚诗《再次韵寄子由》。宁:怎么能够。意思是:就算风雨再大,相信雄鸡还是会准时报晓的;霜雪都已经降下了,又何必同那些只能活一天的菌类争年月呢?诗句表现了志士贤人不忘使命,不与应付时令之人争短长的高尚品格。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出自《战国策·韩策一》。牛后:指牛肛门。意思是:宁愿做小而洁净的鸡口,也不愿做大而肮脏的牛肛门。现多用来比喻人宁愿在小地方自主,也不愿在大地方受人支配。

【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出自唐代韩愈诗《利剑》。谗夫:爱用中伤造谣等方法钻营的小人。腐:这里指愤恨至极。意思是:我的心像冰一样晶莹,我的剑像白雪一样纯洁,不能用的我的剑刺杀那些谗夫,真是让我愤恨,空将剑锋折断。

【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父虽亲,以黑为白,予不能从】出自《吕氏春秋·应同》。意思是:皇帝虽然尊贵,但若将白说成黑,我也不能听从他;父亲虽然亲近,但若将黑说成白,我也不能顺从他。说明即使权位尊大,如果曲直不分,也不能苟同。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烟雨中】出自宋代陈与义诗《春寒》。意思是:海棠花一点也不顾惜自己娇人的红姿,独自傲立于细雨中。作者借海棠花抒发自己不畏强权势力的精神。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出自唐代刘叉诗《偶书》。万古刀:万代留传的宝刀,这里喻指正义感。意思是:我这个草野匹夫一见到不平的事就怒不可遏,就连胸中的宝刀也被销损了。形容作者极具正义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愠:恼怒。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也不怨恨,不也算得上是君子吗?此句表现了一个人的高度修养。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出自《荀子·非十二子》。让:谦让。意思是: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会做的就要学,即使能做也要谦让,这样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

【成功非难,处成功尤难】出自明代张居正《答中丞孙槐溪》。意思是:一个人要成功并不难,难的是处身于成功当中。说明成功而不骄逸是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出自《尚书·大禹谟》。矜:自夸贤能。伐:自夸功高。意思是:只要你不自视贤能,天下就没有人与你争贤能的高下;只要你不自视功高,天下就没有人与你争夺功劳大小。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出自《孟子·离娄下》。声闻:声誉,名声。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名声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就会觉得耻辱。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出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贾:商人。意思是: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将自己的财富隐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修养深厚的君子总是谦虚忍让,看起来就像愚鲁的人一样。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贱己】出自《礼记·坊记》。贵:尊重。贱:低贱,看低。意思是:君子总是尊重别人而看轻自己,凡事总是先想到别人,然后才想到自己。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有惟艰哉】出自《尚书·秦誓》。俾:使。如流:比喻谦虚。意思是:指责别人的过错并不难,难的是让自己能够像流水一样从容地接受别人的指责。

【所谓愚不肖,只是自是;所谓贤人君子,只是不自是】出自清代陈确《辰下杂言·闻过》。自是:自以为是。意思是:所说的愚笨的不贤德之人,不过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所说的贤德之人和仁人君子,不过是因为他们不自以为是。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广譬》。金:金属。以:因为。移:被挖掘。卑:低下。意思是:金属之所以被折断,是因为其太过刚硬了,流水之所以能保全,是因为其柔和;高山之所以被挖掘,是因为其高大,而山谷之所以能安全无事,是因为其低下。用来比喻做人不可锋芒毕露,应当谦虚谨慎。

【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拜:古代一种礼节,同现在的作揖,意为感谢。意思是:听到别人的善言规劝,就表示感谢;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感到欣喜。

【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骄傲自满会招致损害,谦虚谨慎会带来益处。告诫人们应谦虚处世。

【心无愧怍,则无入而不自得;心无贪恋,则无往而不自安】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小官对移》。愧怍:惭愧。意思是:只要心里没有抱愧之事,无论在哪儿都能悠然自得;只要心里没有贪念,无论去哪儿都不会心有不安。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从中也立身】出自后唐冯道诗《偶作》。诸恶:各种邪恶的念头。狼虎从:比喻危险的境地。意思是:只要心中没有邪念,就算是在豺狼虎豹之中,也能立身。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出自明代于谦诗《入京》。朝天:即进京。闾阎:泛指民间,也指代百姓。意思是:我甩着两只长袖,什么也不带地进京去,省得人们说短道长。诗句表现了作者为官清廉的思想和作风。

【智者不为非其所为,廉者不为非其所有】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意思是:聪明的人不会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廉洁的人不会去占有他不该占有的东西。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出自晋代杨泉《物理论》。妻子:指妻子和儿女。意思是:诚心诚意地对待别人,全天下的人都会信任你;不诚心诚意地对待别人,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会怀疑你。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出自《论语·里仁》。躬:指身体,引申为亲身。逮:赶上,不逮,即赶不上,做不到。意思是:古人不轻易说话,怕说了以后又做不到,这是很羞耻的事情。

【让爵辞禄,以钓虚名,则不如本无让也】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诘鲍篇》。意思是:用退让官爵、辞掉俸禄来沽名钓誉,还不如根本就不辞让。

【知无不言,言无不行】出自宋代苏轼《策略第三》。意思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毫无保留;只要自己说了的,就一定要做到。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出自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道篇》。意思是:高尚的道德确立起来了,各种善行就会相应产生。说明品德修养之重要。

【人之生也,无德以表俗,无功以及物,于禽兽草木之不若也】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俗:俗人,一般人。物:指代人们。意思是:人生在世,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来为一般人做出表率,如果没有功德惠及众人,就连禽兽草木都比不上了。

【万事莫贵于义】出自《墨子·贵义》。意思是:天下所有的事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了。

【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惜,此之谓全德之人】出自《吕氏春秋·本生》。惛:通“闷”,心情不舒畅。意思是:地位高至皇帝也不骄傲,低至百姓也不烦闷,这才是道德完备之人。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患:担忧。伙:多。意思是:不担心自己地位不高贵,只担心自己的品德不高尚;不因为俸禄不多而感到耻辱,而是以才智不广博为耻辱。

【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出自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意思是:不要羡慕别人的富贵,不要忧虑自己的贫贱,应该问问自己的道德究竟怎样,富贵和贫贱有什么可值得说呢?说明人应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要总是关注富贵与贫贱。

【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出自唐代徐寅诗《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品行高尚,被世人称颂,死去之后哪还用得着树碑立传呢?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虽然贫穷,但不谄媚;虽然富有,但不骄傲。说明人贫而自重,富而谦逊的高贵品格。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故知耻,欲比于下故知足】出自汉代荀悦《申鉴·杂言下》。意思是:在道德上,要与比自己高的人比,在欲望上,要和比自己低的人比。和德行比自己高的人相比,就会知道羞愧,和欲望比自己低的人相比,就会知道满足。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为:认为。意思是:品德很高尚,还认为不足的人是谦虚;而财富很多,还觉得不足的人,是贪鄙。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唐代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怎能。摧眉:低眉。折腰:弯腰。事:侍奉,伺候。意思是:我怎么能够低眉弯腰、卑躬屈膝地侍奉那些权贵,让我心里不痛快呢?诗句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傲视权贵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