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姓不会再身份证上出现,那印度人是如何来区别阶层的高低的?

2025-03-29 15:55: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从语言的角度: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事实上,许多低种姓和贱民不讲英语。英语是印度高种姓之间交流的语言,体现印度高种姓的地位是一种荣誉。所以会英语也可以被我们视作区分印度高种姓和低种姓之间的方法。

2、肤色不同:通常情况下,皮肤越白,越有可能是一个较高的种姓,而那些棕色皮肤的人也是原来的居民,即较低的种姓。

3、从婚姻的角度:在高种姓中嫁给种姓是一种习惯,但嫁给种姓种姓是一种罪恶。但如果一个高种姓的人想嫁给一个种姓低的人,他就可以被接受。

4、姓氏不同:印度人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如:桑贾伊·甘地(Sanjay Gandhi),“桑贾伊”是名,“甘地”是家族姓氏。

婆罗门常用姓氏:夏尔玛(Sharma)、提维迪(Trivedi)、威亚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刹帝利常用姓氏:塔卡尔(Thakker)、拉吉普特(Rajput)、辛格(Singh)、塔阔尔(Thakor)、沃尔玛(Verma)等;

吠舍常用姓氏:古普塔(Gupta)、默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沙(Shah)、嘎加尔(Ghaggar)、高尔(Goal)等;

首陀罗常用姓氏:安贝达尔(Ambedkar)、苏兰基(Solanki)、恰马尔(Chamar)、纳伊(Nayi)、洛哈(Lohar)等。

扩展资料:

由于种姓制度与地域紧密结合,并有明显的区域范围,因此其政治权力可依区域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地方的小王国或地区行政中心、聚落以及个别聚落内的种姓。

这三个层级的权力运作虽有高低之分,而且差异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权力施行者都在模仿瓦尔纳阶序中的刹帝利,而且都会宣称其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即使实际上未必如此。

尼泊尔的种姓制度与印度不同:婆罗门与刹帝利远多于首陀罗,是印度的婆罗门有意为之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种姓制度

回答2:

在印度是分阶级等级的,虽然这几年政府也在慢慢消除这种观念,但是还是深深的印刻在了很多印度人的记忆中,印度的种姓现在不会再身份证上出现了。

但是这些分类似乎不能从外表看出来,但仍然有很大的差异。首先,种姓高的人一般都是雅利安人,而且种姓越高血统就越纯。

低种姓的人大多数都是原来的居民,在肤色上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肤色特别的黑的话就是一个低种姓的。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混血,虽然肤色看起来要好很多了,但是高种姓的人接受的一般都是高等的教育。

例如,印度的大部分上层人士都会出国留学,所以那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说英语就会很流利,而低种姓的人们只能够说一些非常普通的英语,而且口音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在对于英语的发音问题上面,也可以分辨出来。当然,这些都是客观条件,只要努力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在印度仍然有一个非常困难的点,那就是高种姓的人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来强调等级差

而且在印度人的婚姻中也能够看得出来,在印度高种姓娶低种姓是一种习惯,但是高种姓嫁给低种姓却是种罪恶。印度高种姓和低种姓之间是不能结婚的,但实际上这种规定只局限在印度高种姓的女子和低种姓的男子之间,所以在观察印度人的婚姻也能够区分出来,但是人都是平等的,希望印度这样的区分能够慢慢的淡化。

回答3:

种姓是跟父亲的,比方说a、b、c、是高种姓,e、f、g是下等人,在身份证上不是一目了然吗?还有,一般来说,肤色白的,高种姓可能性比较大,肤色黑的,低种姓的可能性比较大。

回答4:

世界上没有什么现在的印度种姓问题,只有他的邻居的户藉问题。
印度的国家福利是平衡惠及每一个人的,人家没有退休双轨制多轨制,人家也没有劳务派遣公司,没有同工不同酬。。。。

回答5:

佩戴首饰,穿的衣服,身上的纹身。姓名的姓氏。都可以区分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