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门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

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 以及实况和结果
2025-04-14 12:33: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是玄武门之变吧。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回答2:

是玄武门
唐朝的都城在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西安有两座玄武门,一座遗址在大明宫北面(图左),另一座遗址在太极宫北,是“玄武门之变”发生地。
宣武门: 元称顺承门(讹传顺治门) 明永乐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称元“顺承门”之名。正统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工程竣工。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改称“宣武门”。宣武门位于现在的北京。
由此可见,是玄武门。

回答3:

 且说大唐武德九年,高祖李渊赖次子李世民削平天下十八路反王,灭尽七十二道烟尘,安享富贵,江山一统。高祖有四子,建成、世民、元吉、元霸。李元霸早夭,建成封英王、世民封秦王、元吉封齐王。建成、元吉与高祖宠妃张艳雪、尹瑟瑟私通,曾被秦王撞破,虽事后囫囵过去,心中毕竟深以为恨。按照过去帝王继承规矩,高祖千秋万岁之后,建成当继位,但李世民功高盖世,大唐江山几乎为他一人打下,高祖常常赞誉有加,建成、元吉心中十分妒恨。 “元”、“吉”二字,合之颇类“唐”字,故元吉自命有天子之份,觊觎大位已久,建成懦弱不成事,忌惮者惟秦王而已。元吉欲先假建成之手除去秦王,再除建成以自代,终宵谋画。 恰逢平阳公主病逝,文武宗亲皆去送葬,建成、元吉假意摆下酒宴,邀秦王共饮,却在酒中下了剧毒。秦王生性豁达,只道建成与元吉知错谢罪,坦然不疑,举杯欲饮。自古“王者不死”,秦王才饮一小口,一只燕子飞过,遗粪于杯中,又污了秦王衣服。秦王遂起身更衣,忽然腹痛如绞,回府后,终宵泄泻,呕血数升,几乎不免。自知酒中必有蹊跷。唐帝闻之,恐秦王兄弟之间不能相容,欲使秦王移居洛阳,自陕西以东皆由秦王主政,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
  建成、元吉大恐,知秦王胆略过人,胸襟如海,文有长孙无忌、徐懋功、李淳风、房玄龄、杜如晦,武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李靖等,日后举义旗,天下归心,无人可制,于是再设毒计,欲调秦王手下大将远征突厥。秦王见事紧急,遂将建成、元吉秽乱宫庭之事告知高祖,高祖命建成、元吉第二天进宫对质。建成、元吉次日率亡命之徒四、五百人,来到玄武门前,只等秦王一到便下杀手。谁知秦王早有准备,身披铠甲而来。建成、元吉见秦王,便弯弓射了三箭,皆被秦王躲过,秦王还了一箭射死建成。元吉欲逃,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此事史称“玄武门之变”。

回答4:

玄武门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朝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年号贞观,庙号太宗

回答5: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
由当时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