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
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岛画盛行,
文人墨戏画的梅、兰、滑脊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
在艺术流派方面,涌现慎哗出众多以地区为中心、或以风格相区别的绘画派系。
在师承方面,主要有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
以及发展文人画传统的吴门派和松江派、苏松派等两大派系。
在画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勃兴,成就显著,
人物画也出现了变形人物、墨骨敷彩肖像等独特的新面貌。
另外,民间绘画,尤其是版画,至明末呈现繁盛局面。
早期绘画 从洪武(1368~1398)至弘治(1488~1505)年间。
明代宫廷绘画与浙派盛行于画坛,形成了以继承和发扬南宋院体画风为主的时代风尚。
中期绘画 约自正德(1506~1522)前后至万历(1573~1620)年间;
苏州地区崛起以沈周、 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派,
主要继承宋元文人画的传统,波澜日壮,成为画坛主流。
后期绘画 约自万历至崇祯(1628~1644)年间绘画领域出现新的转机。
徐渭进一步完善信孝渗了花鸟画的大写意画法。
陈洪绶、崔子忠、丁云鹏等开创了变形人物画法。
以董其昌为代表的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形成了许多支派。
参阅资料:百度百科:明代绘画
http://baike.baidu.com/view/175715.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