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的粥都是以白粥打底。 白粥制法 选米:以一年只产一季的大米为好。道理很简单,这一年一季的稻米其中包孕的天地精华显然比性情浮躁的双季稻要纯粹得多。而这种米最好也是得选新米,因为其更有米味也。 淘:无浮尘无杂质即可 此外,米不淘是不行的。市面上卖的免淘洗米,多半是抛过光的,那是只有懒人才会去买的。米中精华尽在表皮,这一抛光后,精华还能剩多少呢?但你要是太使劲淘呢,那又错了,流走的那些白花花的浊液中可尽是米中精华。所以淘米时,只要做到无浮尘、无杂质也就可以了。 泡:让白米“瓦解军心” 接下来是泡,要用清水将白米泡过一夜方可熬粥。粥之真味,在于水米之间的那种胶状液体之中,如果不泡,那米粒必然得用火猛力催之,这样的米汤也就必然难以稠滑。而泡则要温柔许多,这在兵法上,叫做“瓦解军心”。 上油:让香粥更滑 泡过一夜的米会有一些发涨,接下来把水沥干,放入适量花生油搅拌,直至每一颗米粒都油花可鉴。除了能使粥更滑,这样做是因为油吸附能量的本领比水要大得多,当米粒沾上了油以后,沾油的部位可以在短时间内集聚超过水温很多的热能,本来就“军心涣散”的米粒,就会率先在这个部位“开花”,这是熬粥最关键的“要诀”。 放水:滚水悠着点漫 接下来是放水煮粥了。慢着,你是放凉水还是放热水呢?放凉水?你又错了,得放滚烫的开水。而且这开水还不能冲下去,得事先将一个勺子放在米粒上,水要慢慢地倒在勺子里,慢慢地漫到锅里。 为什么呢?如果水是一下子冲到锅里,那米上的油全都会被你冲到水面上来,你只能用“水煮”的方式去熬粥了,前面放油的心思就被你浪费了一大半。而慢慢地将水漫下去,上层的油花当然会出来一些,但下面的油被米压着,一时出不来,这就对了。 下一个问题是放多少水?煮饭最忌减水、熬粥最忌加水,这水必须得一次放准了。你得事先算好熬成以后得耗掉多少水才行。一般来说,水稍微多放点是没事的,但米水比例万不可少于一比十。 火候:介于文武之间 好了,最后一个问题是火得开多大?把粥烧开时,火是越大越好,这样米才会容易开花。但粥锅开了以后,你却不能掀开了盖子就走人,你得细心地待候着它。火太大了上面那层“米油”就会焦化而发黄,那样的话,粥之真味全失,你就白辛苦一回了;但火太小了显然又不能使粥“糊化”。最好的火候应该是介于文武之间,粥已沸而汤不溢,锅盖只要露出一个出气口即可。这时米与米之间、米与水之间、米与锅壁之间,要产生均匀的、温柔的,但却是有足够力度的碰撞与磨擦。这时米粒会一点一点糊化起来,粥汤会一点一点浓稠起来,米香也会一点一点渗透出来。 一碗香醇滑润的白粥于是就这样诞生了。 皮蛋瘦肉粥 皮蛋2个、瘦肉丝1OO克、油条1根、青蒜丝少许 白粥2碗。 调味料: 盐1小匙、鲜鸡精1小匙、淀粉1/2大匙。 做法: 1、皮蛋切块,油条切小段备用。 2、瘦肉丝加淀粉及盐少许,腌1O分钟。 3、将瘦肉丝烫一滚捞起。 4、将白粥煮滚后改用小火,加入皮蛋块、瘦肉丝、盐及鲜鸡精,略为搅拌均匀即可熄火。 5、食用前撒下青蒜丝及油条段。 煮粥用料:瘦肉1块(猪腱肉最好),皮蛋2个(无铅皮蛋,一则健康些,二则石灰味没那么大),姜1块,水足量,油盐适量 要煮出一锅绵香好味 1,挑米:煮粥用的米最好用东北大米,就是圆圆短短的珍珠米,煮出的粥特别绵软; 2,煮粥的米要预先腌:约半碗米淘洗干净后,要用2汤匙的油、1个半茶匙的盐和少许水(2茶匙)拌匀,腌至少半小时,放心,虽然用了很多油,但是油会在煮粥的过程中挥发,令米绵烂,所以并不油腻的; 3,煮粥的肉要先用沸水煮煮去腥,或腌成咸肉:煮粥用瘦肉或腌的咸瘦肉,不必太考究是猪的哪一块肉,总之要保持一整块肉块不要切开(我一般用大约巴掌大,1-2厘米厚一块猪肉,如果条件许可,用猪腱肉更好味)。如果用瘦肉煮粥,那么要先用沸水把瘦肉略略煮煮,然后洗净;如果喜欢用腌的咸猪肉煮粥,那么要提前一天腌咸猪肉,方法如下:猪肉一块,冲洗干净,抹干,撒2-3茶匙盐,均匀涂抹在肉上,放冰箱下格(就是不会冻成冰的保鲜格)腌12小时或更长时间才可以入味; 4,煮粥的水要充分沸腾才下材料:大汤锅中放很多水,煮沸,才放材料。先下肉块、姜片,火不要关小,肉块到了沸水中,外面的部分遇热而熟硬,封住了里面的肉汁,这样肉煮了粥后也不难吃,然后待水再次沸腾时下腌好的米和一个切碎的皮蛋,而这第一个皮蛋切碎下粥与米同煮,皮蛋会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 5,先大火,后小火,火候要足:水沸了,下了材料后,先大火煮20分钟,然后再转小火煮1个半小时,火候足,粥就绵软入味而且容易消化; 6,粥的质感处理:在转小火煮了1个半小时后,把第二个皮蛋也切碎,同时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捞出来,用筷子扒拉,撕成丝丝状,跟第二个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同煮最后半小时,然后关火。第二个皮蛋在关火前半小时加入粥中,半小时可将第二个皮蛋煮得既没石灰味,同时又变软滑,吃粥时也能吃到有皮蛋,而肉因为是水沸时下的,还保持了一定鲜味,撕成丝后放回粥中,特别好吃。 这样煮出来的粥不必下盐,好味,而且下火,容易消化。如果粥有点粘底,请千万不要用勺子扒拉锅底的粘皮,要不粥会有糊味,我们通常会放一个轻的小调羹在锅底与粥同煮,水沸腾过程中,小调羹也被带动,可以防止粥煮粘底。
麻烦采纳,谢谢!
bht3pfv 2009-7-5 9:12:54 121.30.13.* 举报 1)山芋粥: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2)芝麻粥: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细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寿延年,还可润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对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疗效。 3)牛肉粥:切碎牛肉与粥同煮,可补脾胃、强筋骨。 4)乌鸡肉粥:乌鸡同粳米同煮,加调味,用于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 5)木耳粥: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润肺生津,滋阴养胃,补脑强心。 6)胡桃粥:取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萎、遗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7)枸杞粥: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补肾益血、养阴益目功用。 8)胡萝卜粥:取新鲜胡萝卜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补脾,助消化。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9)栗子粥: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10)百合杏仁粥: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11)红枣糯米粥: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 百合红枣粥: 原料:江米30克勤克俭,百合9克,红枣10枚,白糖适量。 1、先将百合用开水泡一次,以沏支一部分苦味。 2、江米淘净,和百合、红枣用文火缓熬成粥,加白糖适量即成 鸡肉粥: 1)鸡胸肉切成细丝,用盐和油腌一会儿;煮白米粥,半熟时倒入鸡丝,搅匀了再煮;粥快好时,放些姜丝和其它调味绿色菜,加盐。起锅,喝。 2)非常要点(加了菜的粥和白米粥的最大区别):加菜粥绝对不可以长时间煮。米淘洗后必须用水泡十分钟,然后用擀面杖碾碎,控制在大都半粒的样子。这样煮粥的时间短,口感好,所谓"生滚"嘛。 3)重要小贴士(可能大家都知道):煮粥加水一次加够,不得加两次水。 4)如果用鸡肉切成小丁,出锅后加点小葱丝,就接近广州"鸡粒粥"了。 鱿鱼粥: 把鱿鱼丝,蒜末,都先在锅里煸炒一下,煸出香味。 等到粥好了的时候先放鱿鱼丝,等一会儿,再放煸好的蒜末,香菜末,为了漂亮还可以放些葫萝卜丁,很细小的,那个味道非常香,对了,别忘了放盐和鸡精。 广州的粥其实就是"生滚粥" 意思就是先要熬好一锅粥,然后就把一部分的粥倒在小锅里煮,等到粥煮沸后就把调好味的材料放进去一起煮,直到再沸腾时就可以了。 至于材料就随个人爱好(如:牛肉片、猪肉片、鱼片等,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加一点姜丝和葱花) PS;每次煮的时候最好分量不要太多,一两碗就好,分量多了煮的时间长材料就会过火了。 先用骨头煲汤,再用那个汤来熬粥,会特别的好吃,也很有营养. 皮蛋粥就加入碎的皮蛋,起锅时加入盐、葱花、还有胡椒粉,看个人口味吧。重点就是粥要熬得好。 红枣粥:红枣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其性平和,能养血安神,适用于久病体虚、脾胃功能薄弱者服食。 红枣粥香甜可口,可治疗体弱,病后身虚、气血两亏、营养不良、脾胃虚弱、贫血等,并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红枣粥对美容护肤也是大有益处的。 方法:取红枣50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早、晚温热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