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忘有哪些理论观点

2025-04-14 01:20: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遗忘理论 贮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为什么会遗忘?这是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事实上,遗忘会使我们失去许多有用的技能和有价值的知识。例如,有人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人们在中学和大学课程中所“学到的”概念,有60%在两年之内就被遗忘了。当然,事物总有两面性,遗忘也是这样。假如我们接受的信息一点也不遗忘的话,那么,我们的头脑就会被各种各样的琐碎小事所充斥,难以提取我们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尽管心理学家们提出了种种遗忘理论,但每一种遗忘理论都既有赞同者也有批评者。看来,每一种遗忘理论在解释某一方面时是有道理的,但用来说明另一种现象时就发生了困难。所以,对遗忘现象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为了使读者对此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为某种理论所局限,这里我们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遗忘理论。 1.消退理论 根据消退理论的解释,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或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据认为,这一过程就像拍照后印出来的相片一样,随着时间的延长,相片会逐渐变黄而模糊不清。现在也有人把这种遗忘理论称之为“渐退理论”,即认为,不常回想起的或不常使用的信息,往往容易从记忆中失去。 事实上,这种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遭到一些心理学家的怀疑。因为研究表明,一个人在保持信息期间(即在学习之后、测验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参与各种活动,会对记忆有一定影响。心理学家还发现,人们醒着的时候失去的信息,比睡着的时候失去的信息更多些。显然,只把时间的推移或不定期使用信息作为遗忘的真正原因是不充分的。这种所谓的“睡眠效应”成了下面要介绍的遗忘干扰理论的依据。 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又开始重新评价消退理论,认为对遗忘的讨论,最终仍须回到消退理论或渐退理论上来,因为遗忘干扰理论或其他遗忘理论,都没有解决因时间推移而产生遗忘的问题。例如,实验结果表明,即便在没有前摄干扰或倒摄干扰的情况下,遗忘也还是在发生的。 2.干扰理论 干扰理论认为,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被输入、归类,提取线索就愈益失效。消退理论把遗忘归结于贮存的失败,而干扰理论则认为遗忘是由于提取失败所致。不少心理学家都相信,许多遗忘是由于干扰,而不是由于消退。有人甚至认为,85%~98%的遗忘变量应归结于干扰,余下的变量才归结

回答2:

记忆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