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南唐书 刁彦能》翻译

陆游的《南唐书 刁彦能》翻译
2025-04-15 14:13: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陆游《南唐书》载:
刁彦能,字德明,上蔡人。父礼,遇乱徙家宣州,彦能少孤,事母笃孝,家贫无以养,乃是节度使王茂章。茂章叛吴归吴越,彦能以帐下当从,乃使家人扶其母俟于道左,彦能泣告茂章曰:“彦能有老母在此,不能舍而从公,敢请死。”茂章哀其意,许之,乃弛还宣州,而城中已乱,彦能登城,以剑招之曰:“我从王府来,大军已近,尔辈无亡动。”众信之,稍定。义祖闻而嘉之,以为军校,事其子知训于广陵。知训狂恣,彦能每切谏,不听,然亦不加罪。牙将马谦,以众拥吴主登宫门,将杀知训,彦能从朱瑾入,手斩谦以献。赏赍甚厚,然彦能警敏,观知训必败,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赏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烈祖悟,亟起去。又尝从知训宴烈祖于山光寺,复欲加害,弟知谏摘语烈祖,烈祖亦驰去,知训取佩刀授彦能,使追杀之,及于途,举刀示先主,乃还。以不及告,及知训死,义祖见彦能谏书叹异,复使事知谏于润州,烈祖代吴,入为环卫,迁至天威军都虞侯左卫使,金陵数大水,秦淮溢,东关尤被害,彦能请筑堤为斗门,疏导之,水患稍息.元宗嗣立,出为饶州节度使,徙信州,又徙建州留后,抚州节度使,彦能好读书,在镇为人文吏,颇有治称,好作诗,尝与李建勋相答赠,建勋因燕见及之,元宗笑曰:“殊不知彦能乃西班学士也。”性矜庄,燕居容服不少惰,时贵宴饮,或蓬首裸袒,彦能在坐,则皆肃然,保大末年卒,年六十八。子衍,事后主为秘书郎,集贤校理,以文翰见知,擢直清辉殿,阅中外章奏,国亡入朝,仕至兵部尚书郎中秘阁崇文院检讨,淳淡夷粹,恬于仕进,暇日,鼓琴围●,不交人事,●孙约,亦名士,久在三馆。晚筑室润州,号藏春坞,王安石苏轼皆尊爱之。
这基本近似白话,不用翻译。

回答2:

刁彦能,字德明,是上蔡人。父亲礼,遭遇乱世迁家到宣州。彦能幼年丧父,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家里贫穷,没有什么可以奉养,于是服事节度使王茂章。王茂章背叛吴归附吴越,彦能认为作为手下应当跟从,于是让家人扶着他的母亲守候在道路的左边,彦能哭泣着告诉王茂章说:“彦能有老母亲在这里,不能舍弃母亲而跟随主公,冒昧请求死罪。”王茂章怜悯他的心意,准许了他,于是他骑快马回到宣州。当时城中已经混乱,彦能登上城墙,以手拿剑召唤着说:“我是从王府过来的,现在大军已经快到了,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大家听信他的话,稍微安定下来。义祖听说之后嘉奖他,让他担任军校,到广陵侍奉自己的儿子知训。知训狂妄恣肆,彦能每次劝谏,知训都不听从,但是也不治彦能的罪。牙将马谦凭着众人拥立吴主登上宫门,将要杀害知训,彦能通过朱瑾进入,亲手斩杀马谦献上,赏赐非常丰厚。彦能机警敏慧,观察徐知训必定会失败,而众人所属望的是烈祖徐知诰,彦能心底想归附烈祖。知训妒忌烈祖,屡次想要加害烈祖,曾经和烈祖一起喝酒,但是在室中埋伏有剑士,彦能行酒的时候,用手语告诉了烈祖,烈祖明白了,马上起身离开了。曾经跟从知训在山光寺宴请烈祖,想再次加害烈祖,弟弟知谏私下告诉了烈祖,烈祖就骑马走了。知训取来佩刀给彦能使他去追杀烈祖,等到路上,举起刀示意先主,就回来了,报告说没有追上。等到知训死了,义祖见到彦能的谏书,感叹惊异,就使他服事知谏于润州,任为裨将。等到烈祖取代了吴,彦能进入任环卫,迁至天威军都虞候、左街使。金陵多次发生大水,秦淮一带被淹,东关地区尤其遭受灾害严重。彦能请求筑堤为斗门进行疏导,水患逐渐平息。元宗继位后,彦能出任为饶州节度使,调任信州,又调任建州留后、抚州节度使。彦能喜好读书,镇守地方时把政事交付给文吏,颇有很好的治绩。喜欢作诗,曾经与李建勋以诗文相赠答,建勋燕见元宗时提及,元宗笑着说:“竟然不知道彦能是西班学士啊。” 彦能性情庄重严肃,闲居时容貌服饰没有懈怠。当时权贵们在一起聚会饮酒,有的人披头散发,袒胸露腹,(如果)刁彦能在席,(大家)就都会恭谨庄重。保大末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儿子珩,服事后主任秘书郎、集贤校理,凭文书被世人知道。提拨直清辉殿,阅览中外奏章。国亡,进入朝廷,做官至兵部郎中、直秘阁、崇文院检讨,质朴恬淡安定纯正,淡泊于仕进。闲暇时弹琴下棋,不热衷于人事。珩的孙子约,也是名士,长期在三馆任职。晚年时在润州筑有房子,号为藏春坞,王安石、苏轼都非常尊崇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