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东北是钟山的群峰,西南是绵延起伏的丘陵,东临紫金山,长江自西南流向东北。周漫土《金陵锁事》云:“郑淡泉谓金陵形式‘山形散而不聚,江流去而不留。非帝王都也,亦无壮元宰相者,因世禄之官太多,亦被他夺去风水’。余报喜其论”。南京城区由图中可见,一是整个金陵城坐北向南格局,中华门是南京城的南门,其北方来龙虽有钟山之群峰,然龙“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因其被偏向东北的长江隔断龙之旺气,故金陵失去了来龙的长久依托,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建都时如取坐东朝西之格局,虽可利用长江之水而旺财,很难取得旺山旺向和帝王向。二是当时虽然选择了背水向阳的大格局作为城市布局也是不错的,但滚滚长江之水从“背后”向东壮流去,不环绕不缠绕,去而无情。这种破财格局,也是风水理论中忌讳的,如果没有淮河绕入,没有玄武湖和莫愁湖的滋润,金陵南京亦必然是一个“穷城”。三是长江之水向东北流去,去水口在东北方,风水大师都知道,三大害水中有两大害水“寅水”“丑水”都在东北方,由此风水师认为,此城犯寅水丑水,主大旺40年后伤丁破财,特别是伤中青年,而南京大屠杀中30万人的死亡。正好为此作了注脚。4、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当年诸葛亮曾经赞叹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距,真乃帝王之宅也!”依此语,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也相继在南京建都,因此南京被称“六朝古都”,六朝之后,南唐李后主李煜也在此建都,这个亡国之君虽然在南京支撑时间不长,但却留下许多不诗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便是这个亡国之君的真实写照。然而考察这七个朝代,东吴,东晋,六朝的宋、齐、梁、陈和南唐都是处在国家分裂时期一个以求偏安的小朝延,其建朝时间都是很短很短。直至十四世纪后期,明朝朱元章在此建都,兴建了南京明故宫,有了短暂的繁荣昌盛,然而当时朝廷中就是否继续把南京作为都城争论的非常激烈,最终明成祖还是采信了风水师的建言,于1421年迁都北京,才有了明朝223年的兴衰。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也于1853年建都南京,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国也是很短的,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在此建都,至1925年孙中山在逝世,虽然孙先生能长眠南京中山陵,然而看着短暂的临时总统府,他也只有望洋兴叹了。由引可见,南京城虽数次作为帝都之城,但都是短命之朝,故南京在风水界有“短命都城”之称。我们这样评说南京并不是否认南京作为省会大都市的繁荣和昌盛,而是探讨一下为什么风水大师们都把南京作为“短命都城”的原因和历史根源。(附南京市城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