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情深深雨蒙蒙 〉
原因是:
我喜欢琼瑶的作品。从不因为别人的观点而左右。可以这样说,言情小说界恐怕也只有琼瑶能写出点高雅美丽的作品来。文字朴素高雅美丽,内容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那么完全,但总是能牵动人心中最纤细最敏感的东西。
我看到依萍挨鞭子时,心痛万分。不是为皮肉痛楚,而是我能明白她内心的自尊在受到怎样的践踏,而这个人是本应该爱护她的父亲,不由人不心酸。更何况,我总有一种感觉,仿佛我在前世的某个时段经历过相同的场面经历过同样的情感。泪,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事实上,好长时间我都不再有泪。在社会的复杂斗争中,我像依萍一样,与生活斗争,与命运抗衡,要赢要胜过每个对手的情绪高涨,哪儿还有精力去感受自己所受的一切了?哪儿还有精力去流泪?
直到看到依萍,我才发现另外一个自己,她在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情感。受了那么多苦的依萍都可以改变自己太过偏激的报复,我又为何不可以宽容?看到最后,我已分不清到底我是依萍还是依萍是我,我与依萍已融成一个人,生活中的依萍,电视里的我分不清了。对依萍,我喜爱至极包容至极。至于其他几个人物,他们是依萍的朋友和亲人,当然,我也当他们是我的朋友和亲人了。
在看了这个电视剧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一直在想着:为什么这样好看的电视剧,还有人把它说得狗屁不如?为什么他们的心中也有那许多的偏执,认为琼瑶的东西简直就是垃圾?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在他们眼里,那些现实中来又去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影片,如“古惑仔”系列反而成了美的真的东西?“真善美”是连在一起的。放弃了“善”与“美”,一味强调“真”。要知:真的东西不一定好,不真的东西也不一定不好。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许多人都喜欢看那些打、抢、杀的东西?就像传说中某报的记者,发生车祸后,有人打电话到报社,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迫切的问:死了几个人?别人说没死人,便马上说,好,我会叫人过来。然后,一转身便把这事甩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果别人说死了三四人,甚至一大群,只问了一个地址,二话不说,电话也来不及挂上,就奔现场抢新闻了。病态!
真心呼吁:这个社会这个生活里还是多一些让人感动,让人动情,看后让人回味无穷的电视作品,像《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而不要把些什么“古惑仔”打打杀杀的东西拿出来,对现在青年人和非成年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毒害和教唆。看看看守所里的那些小痞子,谁教他们哥们义气、老大小弟的那一套?就是那些害人的东西。迎合某些人心中的卑劣低级的东西,只徒一时的利益,还以为收视率高是一件好事,收视率越高,对人的毒害就越大。举个例子来说,也许,在没看那些“古惑仔”之前,我知道死人、打架是件很严重的事,我也不知道还有一条街可以叫做“红灯区”,但在无聊时看了那些片子之后,我的观点也就变化了。原来,打打架、杀个把人是小菜一碟,有一天,有人很严重地侵犯了我,那么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学那些人去找些哥们把那个家伙揍一顿,或者干脆干掉他。至于警察,我会从那些影片中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各种办法对付警察。当自以为计划得很成熟的那一天,我就可以动手了。结果也许是我得逞了,或许我就被警察逮住了,吃一颗枪籽儿了事,说不定我的故事还会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下,带来一个又一个后继者。且不说这些可能的结果,总之,又有一个好青年被那些片子毒蚀了,前途从此被断掉了。
所以,我现在坚决反对看那些打打杀杀的反映阴暗面的影片。并呼吁整个社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社会垃圾,文化垃圾。
这个社会已经够复杂了,也够脏了,不再需要那些反应污秽的东西来继续污染我们的心灵,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灵。多看些宣传美好情感、积极向上的东西,对下一代有好处,对未来有好处。即使你说那种美好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那也证明你心里清楚:这是一种美好的东西,只不过太过美好。而这个社会太阴暗,不会有这种美好的东西。就象你觉得人的心灵有太多阴暗面,所以你不再相信天使。让我们慢慢来,从一点一滴的美丽起步,净化我们自己的心灵,净化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分子,从而净化这个社会大环境。到很多年后,我们留给子孙的,是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好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才是共产主义。靠枪靠炮靠刀靠武力,是实现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
我个人认为是《窗外》
写的是一个少女江容雁爱上了她的老师康南(这个名字记得不大清楚了)
可悲的是这这个老师也同样爱上了自己的学生
最后,这段见不得光的恋情终于被江容雁的父母发现了
于是,江容雁就要求康南和他私奔
两个人决定在车站见面
约定的是到了
老师却没有来.............
我最喜欢《星河》《庭院深深》《梦的衣裳》,故事情节和意境、男女主角的性格都不错
疏影写的好!
我最早看的是<<匆匆,太匆匆>>,还是小学看的,挺受感动的,琼瑶的书感染力还是蛮强的,所以她的书称霸文坛乃至影视界几十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阿姨的书都很好看哦,除了还珠3,简直不象她写的~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一帘幽梦》,保证你看了以后也会爱上费云凡——他是所有女人的梦中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