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战役是八路军第五支队十四团在招远与日伪军进行的一场生死决战,在胶东抗战史上是一次著名的战斗。没有灵山战斗,没有十四团将士们的浴血奋战,灵山一带民众的生命财产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胶东区党政机关及抗大胶东分校就不可能得以安全转移。经过这次战斗,有效地遏制了日军精心策划的疯狂的“扫荡”势头。
灵山老母传说:圣母殿主神青霄元君,亦称灵山老母,周元王五年,招远女子王氏,童养于即墨金门姑母为媳,貌甚丑陋,朝打暮骂,不得安宁,元君初无怨色,一日汲水于山之东,遇仙人点还其真容,于四月十五日这天登山顶,坐化于大石之上,得仙为“青霄元君”。
灵山,又名灵芝山,素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仙山圣母”而闻名遐迩。灵山庙宇相传创建于周元王5年,即公元前471年,唐朝及明朝万历年间,经过了两次大的修复。自清朝道光、咸丰年之后已毁败,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复重修复扩大至今日规模。 灵山仙人洞:在东山之西腰,高可坐,阔容三四人,当地人相传风雨不入其中。 玉女盆:在西山西半峰,有石高及背,石面有水一泓,盈盈无源,旱涝不减不溢,长年不竭,相传可洗目疾。 扁担眼:东山东麓,石崮上一窟仅容伸进一手,其水不减不溢,以毛巾拭之,须臾水满如初。传为二郎 担山时,扁担一插所致。 孙膑牛迹:西山之西,有牛迹宛然于石面上,相传为孙膑独角青牛所踏之处。 铁耙齿:东山峰石面之上,有一石长出,形似耙齿。 新开辟聚仙洞一处,内有送子观音、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