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发达国家的现代规模化兔舍,提高劳动效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一个饲养人员管理种兔几百只,要求养兔设施科学配套。在对待母兔和仔兔问题上,多采用悬挂式产箱,模拟洞穴环境,让母兔自由出入产箱,减少人为干预和简化管理程序,其效果很好。
我国一些兔场采用母仔分离,定时哺乳。平时将产箱取走,集中管理,每天早晨再把产箱放在母兔笼内哺乳。他们认为,这样会减少仔兔伤亡,降低球虫病的发生。很多人问题:这两种方法哪种好?
笔者认为,前者的劳动效率高,只要设施配套,环境控制好(尤其是温度控制),其育仔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因为采用悬挂式产箱,模拟洞穴环境,使母兔有野外洞穴之感。在这样的环境下,母性增强,育仔效果好;后者是“中国特色的育仔方法”。因为我国的劳动力充足、廉价,可通过细致的管理弥补设备和条件的不足。但是,由于人为干扰过多,反复对母兔造成应激,使母性降低,泌乳力降低,育仔效果往往不好。
因此,笔者认为,母仔分养,定时哺乳,是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育仔方法,如寒冷季节,兔舍无法达到理想温度;有些母兔的母性差,有食仔恶癖,必须进行人工监护哺乳等。至于小兔感染球虫,是很难避免的。只要在30日龄断乳后及时用药预防,两种方法没有什么差异。一般的兔场应实行母仔同笼。